-
日期: 2025-09-24 | 來源: 生命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有些人拿到體檢報告,看著上面的異常指標擔驚受怕,甚至焦慮到睡不好覺,經常往醫院跑。其實,有些你以為的“大病”在醫生眼裡並不嚴重,甚至無需治療。
《生命時報》邀請專家,提醒你哪些看似危險的“大病”其實問題不大。
No.1
腔隙性腦梗塞
河北省人民醫院老年科主任醫師李剛表示,腦梗主要分為4類: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塞、小動脈閉塞性腦梗塞、腦分水嶺梗塞、心源性腦梗塞。
我們熟知的腦梗,是腦內大中型動脈堵塞所致,症狀比較嚴重。
腔隙性腦梗塞簡稱“腔梗”,是大腦細支動脈堵塞導致的血液流通受阻。這種梗塞病灶往往較小,直徑常為2~20毫米,患者多數沒有症狀,或僅出現輕微的注意力不集中、頭重腳輕、反應遲鈍等。
? 建議
查出腔梗不必有太大心理壓力,可遵醫囑幹預,並積極調整生活方式,必要時可以服用藥物治療。
腔梗症狀較輕,但易復發,為預防其發生發展,生活中需注意以下幾點。
控制危險因素:嚴格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水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調整生活方式:血管硬化是引起腔梗的重要原因,飲食建議以清淡且富含營養的地中海飲食為主,其中包括果蔬、魚類、伍谷雜糧、豆類和橄欖油等。
適度運動:每周至少積累150分鍾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等,可使血液流動更順暢,大腦供血更充足。
No.2
腎囊腫
人體多個器官、皮膚、關節等都可能長囊腫,如腎囊腫、肝囊腫、關節囊腫等。
有些囊腫隨年齡增加檢出率上升,如單純性腎囊腫,50歲以上人群超聲檢出率6.23%~24%。
囊腫,就像是器官上長出的“小水泡”,是壹種良性病變,可隨年齡增長有所增大,但這主要是囊壁內部液體增多了,與癌變沒有關聯。
? 建議
通常大多數囊腫無症狀,進展緩慢,無需治療,定期隨訪即可,壹般壹年1次。當有並發症出現,如囊腫破裂、出血,需要及時幹預。
囊腫和腫瘤不是壹回事,壹般不會癌變,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情愉悅,有助控制其進展。-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