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24 | 來源: 豹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與此同時,優必選、智元機器人等企業也紛紛掛出了數拾到數百個崗位,為具備不同層次經驗的從業者開出了30K-100K不等的月薪。
從多家企業的招聘要求中可知,對於應屆生,企業主要聚焦985/211院校的計算機、軟件工程、機械電子等專業學生,看重理論基礎和學習能力。對於高級技術人員,企業則對多項項目操作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優必選在“運動控制算法專家”的任職要求中就提出,要應聘者滿足“熟練掌握機器人運動學和動力學建模方法”“熟悉MPC、WBC等優化控制算法、基於ZMP/CP的機器人步態生成方法”“具備壹種或多種動力學仿真軟件開發經驗”等要求。
宇樹不僅靠高薪挖人,還發布內推獎勵以吸引同行舉薦。據官網信息,宇樹對社招內推成功者獎勵2000-10000元,校招內推成功者獎勵1000-6000元。同時,對於特殊人才、行業頂尖人才,宇樹還會進行額外獎勵。
2、大廠、中廠、初創,各有所需
從2024年開始,科技公司、互聯網大廠高管離職投身具身智能賽道的新聞不斷。資本也開始向人形機器人行業湧入。
據高工產研統計,在7、8兩月,該領域融資事件就有45起,累計金額近125億元,這其中43起均發生在國內。
行業裡形成了以宇樹科技、優必選為主的頭部玩家,也有不少規模較小的初創企業,大家發展階段不同,招聘人才的策略也各不相同。
上述業內獵頭表示,由於資金有限,初創企業往往開不出更具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普遍會比大中型企業低10%-20%。不過,由於公司規模較小,管理扁平化,面試流程也比較快,壹般僅有壹兩輪面試。
且由於人手不足、訂單壓力大,多數工作人員忙於項目交付,很少能留出時間對新人進行培訓教學。所以此類企業多傾向於招聘具備1-3年經驗的人才,同時也歡迎跨界人才轉型,對學歷等硬性條件限制較低。
規模在300-1000人的中型企業,主要考慮的是如何向上突破,以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這類企業通常聚焦於能為企業技術發展帶來突破的核心人才,希望其具備團隊領導能力,能夠對標阿裡P7到P9的等級。其他崗位的招聘也圍繞特定的業務模塊來進行,壹般是每要開拓壹個場景,就招聘出壹個團隊。
由於核心人才等級較高且分布較為分散,故此類企業壹般會委托獵頭協助壹對壹招聘以提高效率。面試流程上,此類公司有較為固定的節奏,通常在壹個月左右能夠完成流程。
業內大廠的面試流程則壹般較長,有時甚至可達叁肆個月。它們留住人才的優勢是制度完善、福利多和職業安全感強。對於員工來說,有巨頭公司履歷背書,也是後續求職時的用工選擇。因此,應屆生大多會選擇大廠作為職業生涯的第壹站。
對於技術路線來說,人形機器人領域壹般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大類。專注硬件的企業主要交付機器人實體;聚焦軟件的企業壹般著重研究具身大腦等算法。
據上述獵頭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的觀察,目前絕大多數的人形機器人仍需手動遙控,具身大腦技術路徑研發成本高、收益不確定性強。因此,大多數企業會以機械結構和測試相關崗位的招聘為主體,只有行業龍頭或具備相關技術積累的大廠才會持續招聘具身大腦相關的研究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智駕領域與人形機器人行業的底層技術相通,人才所需的技術棧也高度重合,所以智駕領域的人才也成了人形機器人企業爭搶的對象。
獵頭表示,即便在近兩個月,人形機器人行業實際開出的薪資相較此前60%的漲幅有所回落,也要大大高於智駕領域所能提供的20-30%的漲幅。
壹邊是高度內卷的現狀,壹邊是全新的藍海市場,行業前景與薪資待遇的雙重因素促使智駕領域人才紛紛轉型。壹時間,各互聯網大廠、造車新勢力的智駕部門都在向外輸送人才。在業內領先的百度Apollo更是被稱為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黃埔軍校”。
然而,智駕與機器人面對的硬件載體畢竟不同,需適應硬件集成與實體交互邏輯。此外,對於來自互聯網企業的人才來說,互聯網的產品思維與機器人的物理世界規則存在較大阻隔。這些都是跨界人才需要面對的問題。
3、喧囂中的冷靜:回歸制造業,攻堅新場景
狂熱之下,仍有壹些業內人士保持冷靜。-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