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28 | 来源: 虎嗅APP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星巴克 | 字体: 小 中 大
另一边,瑞幸、库迪等中国咖啡品牌更是加速出海,重塑性价比认知。Tims天好咖啡等国际玩家持续扩张。星巴克“第三空间”溢价能力遭遇严峻挑战。
而与此同时,星巴克门店调整、人力成本攀升,运营成本还在上涨。星巴克不得不持续关闭低效门店,提升单店盈利能力。而裁撤非核心岗位,能将资源向一线门店与数字化创新倾斜,重构成本结构。
转型之困
星巴克短期阵痛或将不可避免。10亿美元重组费用将冲击短期利润。但据摩根士丹利测算,长期看每年可节省超3亿美元运营成本。
实际上,2025年第一季度,星巴克全球就宣布启动“门店优化2.0”计划,拟通过裁撤低效门店、简化装修标准等措施,三年内削减15亿美元运营成本。这一战略被业内视为对瑞幸“万店计划”的防守反击。
重组计划暴露的不仅是成本问题,更是战略方向的深层博弈。
创始人舒尔茨亲聘的传奇女CTO近期辞职。据路透社9月26日晚间报道,由星巴克新任首席财务官Cathy Smith撰写的一份内部信显示,星巴克首席技术官Deb Hall Lefevre已宣布辞职,并同时任命Ningyu Chen为临时首席技术官,Ningyu Chen此前曾在星巴克担任全球体验技术高级副总裁。
这一变动,意味技术领导层可能与现管理层存在潜在分歧,关于这部内部信的细节——由CFO而非CEO发布,也或将暗示财务部门在重组中的主导权。
星巴克的品牌价值也将迎接新的挑战:如何在关店裁员中维持“人文关怀”品牌形象?星巴克需通过员工福利优化、社区活动投入等举措对冲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调整中,中国市场虽此次关店裁员,但即将经历“卖身”。
据悉,星巴克此前被传正考虑出售中国地区业务,将博裕资本、凯雷集团、EQT与红杉中国列为中国业务出售的最终候选方,已在最后一轮谈判阶段,将在10月底前敲定结果。而星巴克可能保留30%的股权。
不得不说,星巴克这场始于北美的咖啡行业地震,或将倒逼所有咖啡玩家重新审视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毕竟,消费者手中的每一杯咖啡,最终都在为真正的价值投票。关店裁员措施能否奏效,最终还得看消费者买不买账。-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