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30 | 来源: 桌子的生活观 | 有2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而同样是读高中,富人们的孩子会进入私人学校,这里不光学费昂贵,而且学业繁重、管理严格。
课外补习班,也是富人家庭们角逐的“战场”。
《纽约(专题)时报》的记者就曾拍摄过一张照片,展现纽约街头大批家长们冒着零下7摄氏度的寒风,赶来为子女们排队报名补习班的场景。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竞争,就会卷,这是避无可避的事实。
其实在国外最痛苦的一点是,无论如何你都挤不进别人的核心圈层。
成龙说过一句话,很多中国人到了其他国家就是二等公民,甚至是三等公民。
为什么呢?
因为外国人压根不会允许中国人进入他们的核心行业和顶级圈层。
一方面是排外的心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打心底里就不信任中国人,又怎么可能允许中国人和他们自己人抢岗位和钱呢?
在美国工作的华人(专题)们有一个心知肚明的“潜规则”,那就是美国那些重要的岗位和核心的位置,是基本不让中国人挤进去的。
因为中国和美国在竞争,即使在国外你代表的也是中国。
在外国,有很多“天花板”你是看不到的,只能自己去感受。
很多人,丢了稳定的工作,丢了熟悉的圈子,丢了孩子的教育积累,最后又跳进另外一个牢笼里面。
你以为逃离了996,其实是换来了打三份工才能负担的高成本生活;
你以为孩子能上素质教育的学校,其实是换来了卷又卷不过,还要被排挤的教育焦虑;
你以为国外的空气都是香甜的,但没人告诉你甜空气背后的房租、医疗费、孤独感,比雾霾还呛人。
更残酷的是,往往等到失去国内优渥生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国外不一定比国内更好,国内也不一定都是好处,比起润,关键在于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真正的安全感,从来不是换个地方重新开始,而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把根扎得更深。-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