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02 | 来源: 停机坪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还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高铁。
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高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截至2024年,全国高铁营业里程已经超过4.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七成以上。
它把一个又一个城市拉进了“四小时经济圈”,很多航线的竞争力,直接被高铁蚕食。
最典型的是京沪、京广、沪汉、成渝这样的黄金航线。过去是航司的必争之地,如今旅客早已习惯了“进站比进机场更省心”。高铁有自己的优势:票价相对稳定、行李限制宽松、准点率高、城市中心到中心。所以在短途出行,很多人压根不会考虑飞机。
这也解释了一个矛盾:一方面,航空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民航在很多中短途市场的份额却被高铁持续压缩。
未来中国民航要想拉动那9亿没飞过的人,就必须找准与高铁错位的空间。除了做高铁够不着的远程航线,还要在出行体验上找到差异化的突破。这才是中国民航未来的竞争逻辑。
所以,9亿没飞过的人,意味着什么?
它是一块潜力巨大的市场。一旦交通便利、收入提高,他们迟早会成为“航空人口”的一部分。
它也是行业肩上的责任。航空公司不仅仅是企业,它们承载着让更多人走出去的使命,带着天然的公共属性。对于航司来说,这是压力;对于国家来说,这是公共服务的公平性问题。
谁能打通偏远市场,谁能把票价门槛再往下压,谁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拓展更多航线,说不定谁就能赢得未来十年。
所以,当我们说“还有9亿人没坐过飞机”,这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统计数字。它既是增长的空间,也是行业的挑战。
飞行正在从少数人的特权,变成越来越多人的日常。而那9亿人的期待,就是中国民航下一个阶段的答卷。-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