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03 | 来源: 财天COVER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在资本层面之外,地平线还与多家车企深度绑定。就拿近期上市的奇瑞汽车来说,地平线作为奇瑞汽车的基石投资者,认购了4000万美元。双方的合作不止于此,地平线还将其“宝贝”产品HSD及征程6P芯片,一起首搭在星途ET5上,该车计划于2025年11月上市。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和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
再往前,地平线还引入上汽集团、大众集团作为资方,后两者分别持股7.77%、2.04%。作为一家年轻的企业,为了稳定发展,地平线还与大众集团旗下的软件公司CARIAD成立合资公司酷睿程、与大陆集团成立大陆芯智驾,通过这些方式,彼此进入到各自的供应链中。
现在的地平线早已不是一家单纯的芯片公司。天眼查App显示,2016年以来,该公司已发起26起投资,覆盖人工智能与汽车交通领域,并通过绑定主机厂、Tier 1、出行平台与国际车企,构建了一个以自身技术为核心的“朋友圈”。
2025年上半年,地平线营收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毛利润10.24亿元,同比增长38.6%。目前,除了现有业务外,余凯还在寻找第二、第三增长曲线。
近期,余凯找到的新方向是推进L4级Robotaxi的商业化。9月11日,地平线与哈啰宣布合作。其9月份的那笔融资,就有一部分要投资新兴领域,包括与Robotaxi相关的计划。
让外界疑惑的是,国内Robotaxi的玩家比如百度、小马智行已经做了很多年。地平线起初并未选择这个赛道,为什么现在又要进入?对此,余凯表示,在数据驱动时代,高阶辅助驾驶转向Robotaxi的技术成熟度正在加速,未来5~10年全行业最终会走向全场景无人驾驶。
02、“不造车的特斯拉”
地平线近期的一系列操作,外界给它起了个外号“不造车的特斯拉”。因为感觉它和特斯拉一样,都是不断拓展智能汽车的边界,涉足芯片、AI、自动驾驶、Robotaxi和机器人领域。余凯对此深以为然。
那么,这样一家获得车企战略投资最多的中国芯片创业公司,也是国内首家成功上市的智能驾驶芯片企业,是怎么养成的呢?
这就要聊聊余凯了。现年49岁的余凯,是地道的江西南昌人,早年他被保送至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系,从此开始了对人工智能的痴迷。后来从慕尼黑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毕业后,他在德国西门子、美国NEC研究院都任职过,并于2012年回国加入百度,协助李彦宏创办了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地平线已经是他第四份工作了。
“要是(当时)百度支持,我不会创业的。”这是今年7月,余凯在张小珺商业访谈录里聊到的。
当初加入百度,余凯看中了百度的人工智能水平。他认为,百度那时的软件水平已属世界级,跟谷歌有得一拼。但在研究自动驾驶后,他想把车内复杂的自动驾驶机器压缩到方寸之间,设计一款计算性能更好、功耗更低、成本可控的产品。
没错,余凯要造芯片。但当他激情满满地把想法跟百度核心高层讨论时,没有得到支持。这也不难理解,当时业内很少有人看重芯片,因为这是一件重投入、长周期、挣钱慢的事,投资人也不喜欢。
但余凯坚持认为只有软件硬件协同优化,才能对自动驾驶的发展有帮助。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地平线在2015年诞生了。用余凯的话说,中国并不缺挣钱的公司,而是缺少“推动人类科技文明进步”的公司,地平线想成为后者。
2015年,全球正掀起AI热潮,大批专注于AI算法的创业公司涌现,“AI四小龙”——依图、云从、旷视、商汤相继成立,被资本狂热追逐。-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