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03 | 来源: 财天COVER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相比于车企的外部威胁,摆在余凯眼前更迫切的是尽快解决盈利难题。
2025年半年报显示,地平线业务主要分成汽车解决方案与非车解决方案两大块,后者收入占比只有3%左右,可以忽略不计。核心的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又拆解为“产品解决方案”与“授权及服务业务”两部分,通俗理解为“卖硬件”和“卖软件”。
卖硬件方面,继成功推出低阶方案Horizon Mono和中阶方案Horizon Pilot后,今年4月,地平线发布了全新的高阶智驾系统HSD,支持城市NOA。目前,除了奇瑞的星途ET5,HSD还获得了多家整车企业定点,覆盖十几款车型。
卖软件方面,地平线的授权及服务业务营收达7.38亿元,占总营收的47.1%,与硬件销售几乎平分秋色。但该业务毛利率高达89.7%,远高于硬件业务45.6%的毛利率。
这样的业务模式意味着,如果地平线将车企深度融入自己的生态,要付出更高的时间与人力投入。为帮助不同客户在芯片基础上实现更好的智驾体验,地平线需派出大量工程师团队提供贴身技术支持。
就像2020年9月为了推出征程3芯片,地平线将其搭载在理想ONE上。据悉,为深度配合理想汽车的研发节奏,地平线派遣了上百人团队常驻理想生产车间。
这种“重服务”模式虽提升了客户适配效率,也带来了高昂的人力成本。
2024年,地平线研发支出同比增长33.4%,达31.56亿元;到了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进一步同比激增62%,达23亿元。地平线解释增长主要源于云服务及其它技术服务采购投入增加,以及研发团队人力成本的持续上升。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地平线累计亏损超200亿港元。余凯曾言,地平线的文化是“耐得寂寞,成就客户”。如今,这家自动驾驶公司的中场战事,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关于商业、资本和战略的全方位考验。-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