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03 | 来源: 人间的烟火味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再加上堵一堵车,这一天过去了,结果自己还没走出一半的路程,当时出门之前做的规划也全都因为堵车而泡汤了。
京哈高速上的一位车主更夸张,9月30日晚上到服务区,拿到的号是60多号,前面还有十几辆车等着。
他不是没想过下高速找充电站,可又怕“下了高速也没桩,回来还得重新排”,只能在服务区硬耗,最后等了近4小时才插上充电枪。
遇到这种情况,车主也只能是自认倒霉了。
车里的孩子饿得哭,自己渴得嗓子冒烟,看着旁边油车加完油就走,心里只剩憋屈,当初买新能源车图的是城市里方便,怎么一到高速就成了“累赘”?
其实咱们的交通运输部早就知道问题,假期前梳理出136个预计充电繁忙的服务区,要求“一区一策”做好保障。
可到了实际场景里,这些保障措施全成了“空头支票”,服务区充电区域外,等待的车辆围了一圈又一圈,有人在车里蜷着睡觉,有人蹲在路边啃泡面,还有人对着不动的队伍发脾气。
所谓的“保障”,连基本的充电需求都满足不了,更别提缓解车主的焦虑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