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03 | 来源: BBC中文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台湾世新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白品键向BBC中文表示,儒家希望社会整体和谐,用礼来相亲相爱,但并不是无条件敬老,而是从亲近之人开始。他引述《论语》提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希望老人可以得到安顿,也希望所有年轻人得到保护,两者是并列。
他表示,先秦儒家提出“上敬老则下益孝”,“敬老”更多是对统治者的要求,让老百姓觉得长者是值得尊敬,然后回家孝敬自己的父母。
回顾这次争议,他认为政府设立博爱座想民众礼让老人,实际是“把儒家法家化”,使用博爱座变成一种按身份和年龄规定,只是表面用儒家思想做包装,“不是基于情感、尊敬,而是基于身份地位,这种身份地位是很纯的法家(精神)”。
白品键指出,博爱座是为了秩序而来,不是为和谐而来。“设置这个位置,博爱座好像变成了只有老人可以坐的专位,这种思维完全是违反原本‘让’的样貌。”-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