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03 | 来源: 世界音乐公号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这还没完,拍戏时,金莉莉为了做专业演员,去报考中戏,还考上了。但中戏不允许读书期间拍戏。只能二选一。她哭着去找王导,王导知道,她上了中戏,就能拿到城市户口,忍着怒气,让她读书去。
金莉莉这一去,成了跟巩俐、伍宇娟等人并列的“中戏五朵金花”。
演迎春的人没了,剧组老师接到死命令,三天内,找到迎春。剧组就跑到成都大街上,找到了在汽车公司劳资科上班的牟一,让她接戏。
一个普通科员,就这么突然当了演员。
「惜、探、迎,三春」
想想当初多少没演上角色的人,都是抱憾回家。80年代中期,内地根本没什么戏,长篇少得可怜,更别提《红楼梦》这样的大制作。那时,市场还没起来,公家铁饭碗才是保证。面对这个机会,有人连铁饭碗都不要了。
演鸳鸯的郑铮,本是话务兵。回京复员后,已经得到工作安排,去石景山检察院做检察官。结果这期间,被文化馆老师拉去试戏。她带着一把剪刀,准备极其充分地演了“鸳鸯抗婚”,差点把头发剪了。剧组通知她培训时,领导允诺她可以去政法大学深造。郑铮一咬牙,愣是辞职,去了剧组。
要知道,当时剧组能给的,只有三年演员合同,其他啥承诺也没有。
没想到,郑铮不但出色完成鸳鸯,去别处串戏,还拿了“飞天奖”。给她打电话通知领奖的,不是别人,是当时在《中国青年》杂志当记者的马未都。
「贾母(李婷)和贴身丫鬟鸳鸯(郑铮)」
除了鸳鸯,演史湘云的郭霄珍,也付出了很多。
她在黄梅戏校,算是台柱子,为电视台录过很多戏剧节目。接到剧组邀请后,需要签三年合同,离开舞台整整三年。一开始她被定为演袭人。郭霄珍不高兴,要回去。王导就说,你心直口快,干脆演史湘云吧。心结在于,如果为了这个戏不多的角色,在北京待三年,回剧团还有我的位置吗?
红学家邓云乡对她说:
“虽然要拍三年,但我保证,经过这三年,你会得到一个很大的升华。而且,经过我们全体的努力,会留下一部不朽的作品。”
不知多少演员冲这个理由,选择了留下。-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