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05 | 来源: 长平漫游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今天,面对乌克兰战士和加沙难民,和平主义听起来也像是虚伪的甚至没有人性的高谈阔论。
10月2日是国际和平日,这一天也是印度独立运动领袖、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和行动先驱圣雄甘地的出生日。图为印度新德里的甘地纪念馆
非暴力,而且不合作
我多次写文章为非暴力不合作正名。我指出,在“六四”残酷镇压之后,甘地、马丁•路德•金和图图主教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大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基于误解和误导:他们要的只是“非暴力”,而不是它修饰的中心词“不合作”。甘地当年做过的很多事情,搬到当下的中国,一定会被谴责为太过激进。比如,他组织人们集体焚烧居民证,带领民众到海边自制海盐以抵制官盐,号召大家不纳税,不入公立学校,不上法庭,不入公职,不买英货等等。
我认为,今天欧洲的极右翼政党在利用和平主义反对援助乌克兰的话术中,也故意忽略了与专制政权“不合作”的要义。正如川普的支持者以为,他和独裁者称兄道弟、勾肩搭背就是和平主义一样,实在是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极大的误解。
普兰特尔说,人类与文明迫切需要和平主义。和平主义意味着在坚硬木板上缓慢钻孔,它需要承受痛苦,同时也需要理性与克制。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些专制独裁国家,可能需要钻更多的孔。在这个意义上,我仍然相信甘地的谆谆教诲:“世间没有通往和平之路,和平本身即是道路。”
长平是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他目前是德国之声专栏作家、中国数字时代执行主编以及六四记忆 · 人权博物馆总策展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