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09 | 来源: 无相财经 | 有1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墙内自媒体无相财经文章:这几年,大环境一般,海外移民广告也非常多,很多中产家庭都跃跃欲试。
觉得国外=高薪=机会多。
真的是这样吗?
这几天,网上流行一个“深圳年薪百万的大厂夫妻梦碎日本”的视频,说一对名校毕业的学霸,在国内大厂拿着不菲的薪水,却因一次旅行便毅然辞职移民日本。
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在生活成本、文化差异隔阂以及创业门槛下不得不铩羽而归。
“好房子租不到,只能租别人不要的廉价房”。
“只是简单的蔬菜水果一天都要几百块,一个月花费将近上万。”
“家政价格是国内的三倍,实在不舍得雇人,只能自己做家务。”
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
在一些社交平台或微信推文上,你经常能看到企业高管去国外开出租车;大学教授到了国外只能做简单体力活;大厂程序员卖房润到加拿大,最后只能送外卖等故事。
一趟盲目移民,半生财富归零。
中国的中产,为何在异国他乡难以长期生存?
越来越多的中产产生移民想法,主要原因就是自身的集体焦虑。
早在2010年,就有调查报告显示,约68.5%的中产阶层进入“房奴”“车奴”“孩奴”的新时代。
期间,一些人非常害怕因为房子贬值,理财亏损,还有一些人因为子女教育考虑移民他乡。
所谓中产,大多都受过良好教育,信奉努力可以换来成功,但高昂的房价、教育成本,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其实从客观上讲,中产可以适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房子买偏一点,学校随机分配。
可中产的属性又决定他们不能将就,得保持外在的体面。
而移民产业恰恰抓住了中产阶层的这种焦虑,他们用诱人广告吸引着中产:
“50万美金=美国房产+全家绿卡”、“买国内项目仅有70年的使用权,而买国外项目则是土地的永久产权”、“希腊25万欧元购房移民、土耳其25万美元购房移民……”
这些项目被包装成“性价比高”、“投资潜力强劲”的中产家庭移民优先选择。
在移民中介的描绘中,中产一旦豁出去,就能打开国外的新世界:
住在郊区有4间卧室的房子,两三个孩子,1只狗,2辆汽车,门前是修剪整齐的草坪。
不卷不躁,岁月安好。-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