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09 | 来源: 凤凰网科技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中美博弈 | 字体: 小 中 大
Anthropic从一开始就将企业级服务API销售作为其主要收入来源,在 Claude 3.5推出之后,将商业的重心迁移到 AI编程上,进而推出了独立编程产品 Claude Code。
在海外,公认第一梯队的AI Coding(AI编程)产品几乎只有两个最佳选择,即Anthropic旗下的Claude,或者谷歌旗下的Gemini。
而在国内,中国的科技巨头正在公开使用最擅长编程的 Claude的模型能力,推出它们自己的 AI编程产品:字节跳动的Trae,国际版集成了 Claude 4和 GPT-5等主流模型,国内版则集成了豆包和DeepSeek;腾讯的 CodeBuddy,面向所有用户开放使用,无需邀请码;阿里的 Qoder不仅接入了 Claude、GPT、Gemini等最新大模型,并围绕上下文工程能力进行了全方位升级,官方宣称其 AI编程能力已比肩 Claude 4.0。
在主动疏远中国市场的同时,Anthropic也积极“开源”其他国际市场。例如,宣布将于2026年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办事处,因为印度已成为其Claude模型的第二大消费市场,尤其在编程方面表现出强劲需求。
继实施“断供”后,达里奥的对华封禁言论频出。9月17日,在一场人工智能峰会(AI+ DC Summit)上,达里奥宣称,美国在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可能是其目前仍对中国拥有的“唯一优势”,应当予以“保护”。
“将这些芯片卖给中国,无异于拿我们国家的未来做赌注。”达里奥谈到英伟达公司推出多款对华“减配特供版”芯片的新闻时无理评价道。
2025年以来,美国政府对华技术封锁持续加码,硅谷科技公司在此政策下也进一步收紧了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和商业合作——主要的封锁迹象就集中在芯片设计软件(EDA)的全面断供、将更多中国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连续扩大 AI出口管制清单,试图遏制中国AI等领域的发展。
悄然打响的技术暗战
面对此禁令,不少大模型厂商都嗅到了国产替代机会,一场技术暗战已然打响。
有行业人士告诉凤凰网科技,“率先出战的正是‘御三家’,即阿里通义千问、DeepSeek和Kimi”。
9月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一口气拿出了7个大模型,尤其是新版旗舰模型Qwen3-Max能力继续提升;9月5日Anthropic断供当天,“六小龙”之一的Kimi火速更新了K2-0905,在兼容性,输出速度,编程能力,上下文长度等模型能力上都进行了升级,随后几日更是宣布高速版API限时半价,承接Claude用户的意图昭然若揭。
“其实Kimi很早就看准了Coding的方向,和Claude在过往的一些技术演进上也有一定的路径相似。代码也好,审美也罢,好像大家都感觉Kimi在朝Claude这个方向前进。”有接近Kimi的行业人士对凤凰网科技评价道,“毕竟Kimi这次也只对比了Claude 4,感觉就是追着打。”
DeepSeek在海外的影响力自不必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海外企业热议的中国科技企业代表。过去几个月,其两度“小更新”,在优化编码能力的同时,还在持续降低API价格。
除此之外,多家不同类型的国产大模型,都有意合力围攻。
同为“六小龙”的智谱为Claude API用户提供“一键搬家”服务,并将为新用户提供2000万Tokens免费体验,其为开发者打造的GLM-4.5编码专属包月套餐,价格仅为Claude的七分之一。
商汤科技的“日日新SenseNova”,也为原Claude用户提供了快速切换服务,附赠5000万Tokens的体验包,并提供了API迁移专属的顾问和培训业务;京东云表示,推出Claude Code接入京东云JoyBuilder大模型服务方案,以及JoyCode+JoyBuilder大模型的智能编程解决方案,帮助开发者平稳过渡。-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