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09 | 来源: 观察者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加州 | 字体: 小 中 大
宇树科技在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的跳舞、太极拳、舞狮等表演。 视觉中国
中国机器人企业正全速前进。作者写道,与他们交流过的创始人都表示,计划在数月内将机器人产量从两位数提升至数万台。中国遍布着从深圳到杭州的产业中心,这些“工程实践社区”让创业者、投资者和工程师能与全球经验最丰富的制造业从业者交流协作,从而实现快速创新。
正如中国问题分析师王丹(Dan Wang)在其新作《Breakneck》(《极速前进》)中所写:“在中国……当一款新产品实现规模化量产时,技术创新便在工厂车间应运而生。”
这些创新成果有望走向全球。几乎所有创始人都希望拓展海外市场,包括进军美国。部分原因在于国内激烈的价格战:由于企业数量过多、竞争白热化,利润空间被压缩至微薄水平。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创始人团队的热情仍十分显着,他们真诚地相信,“中国制造”是世界级品质的象征,尤其是在高端制造领域。
事实上,中国企业早已在多个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比亚迪、宁德时代、大疆和华为(专题)分别是电动汽车、电池、消费级无人机和5G网络领域的全球龙头。而新兴的机器人与AI初创企业,正决心追随它们的脚步。
作者感叹,中国这批90后新一代创业者和工程师,与更加西化的上一代人截然不同。中国老一辈科技先驱往往崇拜硅谷,而年轻一代创始人则将深度求索的梁文锋、宇树科技的王兴兴等本土人才视为榜样——两人都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并主要聘用本国人才。
梁文锋和王兴兴
花旗在去年12月发布的分析报告中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6.48亿台类人机器人。随着机器人自行制造机器人,生产效率将实现质的飞跃,释放巨大的经济潜力。
作者最后提到了美国的现状。过去,美国关于“再工业化”的讨论不断。而在机器人领域,美国需要加大对未来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从升级电网,到与盟友合作建立关键机器人零部件的本土制造。同时,美国还需强化自身传统优势:依托大学的基础研究、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移民(专题)政策,以及摆脱繁琐监管的创新创业生态。
“机器人竞赛尚未结束。但除非美国大幅提升竞争力,否则显而易见,中国将主导这场竞赛。”文章写道。
就在9月25日,《纽约(专题)时报》在一篇长文中提到了类似观点。该媒体形容,中国工厂不仅在使用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其制造机器人的技术也得到了提升。政府利用公共资金和政策指令,激励中国企业成为机器人以及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其他先进技术领域的领导者。
过去十年里,中国开始了大规模行动,在工厂推广机器人,成为机器人的制造大国,并把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结合到机器人行业中来。
科技研究公司Omdia的首席分析师苏连杰表示,中国的企业已从国家层面的大力推动中受益,这与中国的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方式完全一样。
“这并非偶然,”苏连杰说,“中国的企业在这方面投资已有多年。”
在上海从事自动化行业供应链研究的顾问卡梅伦·约翰逊表示,中国企业正在利用人工智能迅速介入,判断哪些机器运行良好,哪些机器略有不足。他还说,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人们还没有把人工智能视为一个制造业工具,至少目前还没有,不像中国人正在做的那样”。-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