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10 | 来源: 第一财经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只是作为医疗机构来讲,集采药品的支出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周转金能够帮助医院付清当月货款,但仍难以缓解回款周期缩短带来的现金流压力。
30%的周转金,对于医院需要的周转资金总量而言,仍然非常有限。周璇进一步说:“集采药耗的价格总体来说比较低,所以这30%的周转金实际上总量也不大。此外,周转金不是全量给的,但医院支付是要全量支付出去的。”
医保预付金的难解痛点
付给下游企业的回款周期大幅压缩,医院源头的资金活水,还能从何处来?
医保预付金,无疑是其中一笔最关键的大额资金款。
自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明确建立预付金制度后,每年1月,各家医院可以自愿向当地医保部门申请预付金。如果当地医保基金并未出现当期赤字或预计本年赤字的情况,医保部门就可以预先支付一定额度的医保基金,用于缓解医院在资金运行上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在一开始,预付金制度与医保直接结算这两项政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福建地区一位接近医保的人士李斌(化名)试图阐释二者在实践中为何逐渐联动,“在政策落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两项政策能很好地同频共振,所以联合起来实施,让医院在资金流上并没有太大烦恼。”
但此前,各地医保局向当地医院提前支付一部分医保基金用于周转,医保预付金曾有过前身。
对此,陕西省山阳县卫生健康局原副局长徐毓才特别提到,“以前这笔钱的名字叫周转金,实际上当时医保部门给医疗机构拨付的周转金,比现在预付金的量更大。”他还指出,现在预付金制度的申请有诸多门槛和要求,反而增大了医疗机构申请的难度。
这笔能缓解现金流压力的预付金,并不好申请——这也几乎是多家受访医院的共同感受。
它有细致的考核要求,而且有可能被“打折”。
接近医保部门的李斌直言,预付金的申请与发放是基于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服务协议履行情况综合考虑。他透露称:“据我了解,并不存在卡掉很多的情况,正常来说只要是合规的公立医院进行申请,都会进行一定额度的预付。但医疗机构如果上年因为欺诈骗保等原因曾被处罚,基本上肯定是会被砍掉的。”
周璇在实践中也感到,“医保对预付金申请的筛选有各种各样的条件。”除了集采考核、医保基金安全等合规“红线”,还有很多细节上的要求,“比如说我们医院信息科必须将药品追溯码的数据100%全量上传,否则医保部门是不会给钱的。”
而且,这笔预付金有“挪用周期”,需要“到点偿还”。
按照规则,医保预付金是一笔独立的资金,有点类似于无息贷款,年初申请发放,到了年末,医院需要原数还给医保部门。而这个过程中,预付金的发放和收回中间,会形成一个空窗期。
周璇今年第一次申请这笔预付金。作为上年考核优秀的单位,周璇所在的医院能拿到上年月均本地职工医保金额的1.5倍。也就是说,如果上一年度每月平均使用职保基金1000万元,今年能获得1500万的预付金作为周转使用。
按照当地的文件规定,预付金的申请时间是每年1月,但由于当地医保部门发放预付金需要参考上年的考核数据,申领到这笔钱的时间往后推迟了几个月。“我是在2025年4月份申请的,大概5月份拿到了预付金,但是今年10月就要还回去,相当于只能拿半年时间。”
眼看着离年底还有不到两个月,周璇开始担心起了“把预付金还回去之后”的日子了。他说,“10月份把那笔预付金还回去,年末很可能会出现现金流紧张,甚至回不了款的情况。医院的现金流没有了,等到下次发放预付金又是明年的4、5月,这一段空窗期的压力真是很大。”
周璇得知,有的医院为了回款甚至可能铤而走险,在银行贷款给下游企业回款。
“这当然是不合规的,但如果不这么做,今年给下游企业按时回款的考核就会不合格,明年的预付金就发不下来。一旦陷入恶性循环,医院的境况只会更糟。”
一旦一家医院长时间找不到扭转现金流压力的办法,它可能将直接改变医院运营的逻辑。
周璇感叹:“去年开始,我们医院已经停了人才引进,所有的招聘都停止了,为了减少人力支出。这对医院长久发展肯定是不好的,但是现在我们要活下去。”
福建经验:要钱和付钱“齐头并进”,拆解三角债困境
“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带来的现金流担忧,并非全然没有解法。但要让医院及时给企业回款,医保就必须及时给医院回款,才能拆解“三角债困境”。-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