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10 | 来源: Web3天空之城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中美博弈 | 字体: 小 中 大
主持人大卫: 嗯,我想,米尔斯海默教授在去年的一些讲话中已经解释了,美国和中国正处于一场高科技竞争中。他们正处于一场安全竞争、经济竞争中。原因是中国已经变得富有和强大。而美国不容忍纯粹的竞争者。我们想成为第一强国,我们想成为最强大的国家。某种程度上,权力平衡是一场零和博弈。经济不是,但权力是。美国的历史表明,我们想成为第一,我们不喜欢有纯粹的竞争者。这就是底线。现在,这有充分的理由。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政府状态的世界,意味着没有更高的权威。如果你在全球体系中遇到麻烦,你不能拨打911。因此,各国将自身的生存置于所有考虑因素之上。在国际体系中生存的方式就是变得强大。你衡量自身力量的标准是你与下一个最强大国家之间的差距。我认为20年前,中国没有被视为威胁,因为它不富有也不强大。但现在它强大了。我认为这就是导致华盛顿鹰派环境变得更加浓厚的原因。我不能完全反对这种观点,因为我认为美国赢得人工智能竞赛非常重要。例如,我们不希望中国在人工智能或芯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作为美国人,我们希望美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现在,如果我是中国人,我希望中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而且我对那些希望自己的国家成为最强大国家的中国人没有任何不满。所以说这些并没有恶意,但我希望美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在我的小世界里,这意味着赢得人工智能竞赛。
AI竞赛:模型之争与应用之道
蔡崇信: 我可以回应一下吗?
主持人大卫: 可以。
蔡崇信: 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你作为一个爱国的美国人,希望美国获胜。但我认为在人工智能方面,不存在赢得竞赛这种说法。我认为这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你可以从这些模型公司看到,每周都有一个模型处于领先地位。但到了下周,另一个模型就会超越它们。还有一件事是,人工智能是那种……我们还没弄清楚其商业模式是什么。但在我们的业务中,在电子商务中,我们有一个具有网络动态的市场模型。但我不确定模型的发展是否具有那种意味着赢者通吃的网络效应。所以我不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赢者通吃的领域。我认为我对“赢”的定义不是谁提出了最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而是谁能更快地采用它。而且我认为在美国这里,大量的资源应该投入到技术的采用和推广上,而不是仅仅是投入资金。实际上,每个超大规模公司,他们每年都在投资大约800亿美元。但如果你看看中国,有几件事正在发生。第一,中国已经拥护开源。第二,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许多公司,已经推出了更小的模型。不是万亿参数的模型,但我们有一个17亿参数的模型,另一个是4,还有一个是80亿参数的,用于移动设备和笔记本电脑。因此,通过这些类型的发展,我认为这更有利于更快的采用。你希望人工智能普及。所以现在你看看中国,我并不是说中国在模型战争中技术上获胜。但就实际应用以及人们从人工智能中受益而言,它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我看过一项关于中国公司的调查。去年,只有8%的公司在其业务中使用人工智能。现在这个数字正在接近一半,50%。所以采用率相当快。而且我认为这两个国家,人工智能是如此重要的生活要素。它几乎就像空气一样。为什么任何一个国家会说我们拥有对空气的唯一所有权?人工智能可以在医学、生物学领域做很多事情。我认为有很多合作的空间。
AI的实践:重塑企业运营与未来就业
主持人: 当我们谈论人工智能,以及你是否构建自己的模型(你们确实如此,而且做得很好),或者有些人只是直接使用现成的模型时,每个人都会问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人工智能对企业运营的实际净影响是什么。它会改变你雇佣的人数吗?它在哪个层面改变?它会改变效率吗?它是否改变了你对某些工作的看法?它在阿里巴巴内部为你们这些一线人员提供的实际应用是什么?
蔡崇信: 它确实使我们的运营更加高效。所以我们实际上不必雇用那么多人。我正在执行一项任务,即用人工智能撰写我们的季度收益报告,也许只是... 意思是拥有一个模型,对吧?是的。并且还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使用人工智能,看看人们是否能分辨出差异。但无论如何,然后他们会摆脱财务部门的所有人。但人工智能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我们将人工智能融入到我们所有面向消费者的应用程序中。所以我们在电子商务、地图领域,我们还有食品配送业务。一旦你注入人工智能,消费者就会获得更好的体验,从而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用户群。因此,我们看到了收入方面因提升带来的影响。
主持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作量被……,劳动力是否自然地减少?
蔡崇信: 是的,我们还没有宣布任何因人工智能导致的裁员,但我认为……我一直在问我们的工程主管,现在有多少代码是由人工智能编写的。我认为我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取决于你问哪个部门。但我认为目前可能已经达到30%。-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