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10 | 来源: 观察者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但未来福岛还能指望核电吗?我终究不是日本研究领域的专家,也不了解日本核能行业的规划和布局。但仅就“核电”和“福岛”两个名词放到一起的“化学反应”,似乎也很难期待当地继续走上过去的老路。各种问题兜兜转转,缠绕在一起的同时,似乎他们中的每一个都不再能找到一条出路。
比起看地图,实际沿着当地道路走走,就会发现仍因辐射问题被封闭的区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谈感情、谈团结、谈希望,不谈目标、不谈方法、不谈成本
在双叶郡的东日本大震灾·原子力灾害传承馆里,所有参观者首先要在入口处看一条播片。播片的旁白是由艺人西田敏行录制的,他回顾了当地的历史和发展,声情并茂地描述了地震和核灾害给当地人带来了多少苦难,而他们又是如何努力战胜困难,希望能够再次创造自己的生活。
我非常尊重西田老爷子。但我这次印象最深的是,他提到“核电站给当地带来了大量工作”,但在后来却一次都没有提及“工作”“产业”和“大家如何讨生活”。
这似乎是当地所有我参观过的纪念设施的通病,或许这也能代表日本官方和大众对“311大地震”和福岛核问题的一种叙事:对当地民众的悲惨深表同情,要发掘灾难中的人性闪光点,要宣誓不再让灾害重来的决心,但同时也对如何让当地民众“不再悲惨”保持沉默,甚至是维持一种刻意的忽略。
在地震中严重受灾的浪江町立请户小学,几乎已经成了“日式主旋律宣传基地”
更何况,例如在东电自己搞的废炉资料馆中,对福岛核危机的叙事更是保持了一种“技艺精湛的积极感”。东电在其中“大方承认了选址存在问题”、“训练存在疏漏”、“应对存在不足”。如果不在事前对相关问题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话,很容易把东电的这番做派看成某种“坦诚”。
至于为何最初问题发生后会一步步恶化到反应堆爆炸的程度、为何后续的救灾和处理水平如此之低劣,则自然是没有人再说,没有人再问的。
而那些在不经意之间字正腔圆地表示“有职工勇敢地进入了反应堆附近”、“现场管理人员让工人先撤自己留在现场值守”等小九九,我相信应该更是瞒不过大多数中国参观者的法眼。
但日本民众真的吃这套啊。-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