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12 | 来源: 时代财经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大雪来袭那天,恰好是海子所带商业徒步团的行程第三日,团队当时正前往海拔约4500米的汤湘营地。
作为经验丰富的徒步团领队,海子明白暴雪背后隐藏的危险,“之前在其他高海拔地区,就有突降暴雪导致帐篷被掩埋,徒步者出现低氧封闭窒息的事件。所以我这次是非常紧张的,巡夜、铲雪,晚上完全不敢懈怠。要保障客户安全。”
海子回忆,“刚开始带着手套去刨,后来我用盛菜的盆,两三个盆挖雪都变形了。后来发现,盆很容易把帐篷刮坏,所以我用了炒菜的大勺子去处理积雪。”暴雪当晚,海子整夜未眠,守护在13名队员身旁。清理间隙,他还要逐个帐篷查岗,“问他们有没有不舒服,能不能听见我说话,就怕有人缺氧没反应”。
暴雪夜的营地,物资成了最稀缺的“奢侈品”。
王纯洁记得,在措学仁玛营地,因为和一名藏民此前有过交流,他被邀请进入藏民帐篷中烤火,“很多人连烤火的机会都没有”。
团队还配备了卫星电话,“每个人都能跟家人报平安”。
有14年经验的徒步者李诺应对从容,从每40分钟为帐篷抖一次雪,到后来直接集体撤到更大的客厅帐篷。备用的保暖层也能扛下零下二十度的气温。“我们同行队员都是长期高海拔徒步的人,向导和领队非常专业,所以算是比较有应对经验。”
10月5日早上雪停了,几百头牦牛成为暴雪后入山救援的重要先锋。
天刚蒙蒙亮,李诺所在的徒步团成为了大雪后的一支开山队伍,“雪最浅的地方都没过了膝盖,每走一步都要把腿从雪堆里拔出来,再踩出一个深坑。”这样后面的队员或者徒步队伍都可以沿着这些坑走,体力消耗没那么大。
据她回忆,团队里七个人轮流开路,手套很快被冻硬。就在队员们觉得体能已经到达极限,李诺突然远远望见有牧民赶着黑压压的牦牛群朝他们走来,“那一刻真的感动,知道不用再自己硬扛了”。
牦牛是许多高山徒步团队的载物工具,它们的队伍通常由本地藏民带领,帮助徒步者们背负运输帐篷等物资。
海子告诉时代财经,一头牦牛一般可以负重80公斤。但暴雪让路况发生变化,负重的牦牛无法正常在积雪中行走,加之山上野草被大雪掩埋、牦牛面临食物短缺,为此许多牦牛工都选择先放下徒步者们的行李,及时撤离下山。
高山徒步中载物的牦牛。图源受访者:王纯洁
这也导致不少游客的行李被落在山上,“人回到北上广了,但我的包还在山里。”
“很多团队的物资没法转运,游客只能先出山,东西就丢在山里了。”海子团队的牦牛工也选择了先撤离。在撤退的途中,他也看见了汤湘营地、措学仁玛营地都散落着其他团队留下的大量帐篷、行李等装备。
为此,海子追加了近2000元费用,雇了好几头牦牛,将团队物资悉数带回山下。“我们团好多顾客都已经回北京、上海工作了,但他们的行李还在山里。我得负责把这些行李给他们拿到。”
“徒步并不是有腿就可以”
如今,已回归日常生活的海子,计划休整几日后便再度启程带队。10月正值户外徒步的旺季,海子所在的这类商业团订单不断。
“88公里戈壁徒步5888元起/人”“5日腾冲氧森徒步3980元起/人”,时代财经搜索OTA平台发现,覆盖国内外徒步路线的定制游产品十分丰富,其中,一份“冰岛冰川徒步10380元起/人”的产品显示已售超2800份。-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