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14 | 来源: 三立新闻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上世纪六〇年代,蒋介石父子自信掌握了“反攻大陆”的契机,自认为共产党的台湾地下组织已被连根拔起,情报线稳固无虞。然而,让蒋经国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些被视为“精明强干、忠心耿耿”的特务,竟在十馀年间不断以假情报欺上瞒下,把整个情报体系玩成了一场“纸上战争”。
“反攻大陆”梦起 蒋氏父子重金招募特务
进入1960年代初,两岸情势诡谲。大陆饱受自然灾害与经济困顿之苦,又陷入美苏夹击的国际压力,蒋介石认为时机成熟,决定加紧整军备战,重启“反攻大陆”的构想。
除了军事准备外,蒋氏父子更大举派遣特务潜入大陆,要求他们搜集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等各方情报,以期为“反攻”铺路。当时这批特务可分为两种:一是经过正规训练的专职特工;另一种则是以赏金为诱的临时人员,从商人到艺人皆有。
令人意外的是,后者这些“非专业”特务,因为身份掩护周全,反而更不容易被发现。
蒋经国年轻时认真工作的模样。(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蒋经国(后)到重庆向蒋介石(前)报告赣县情况时合影。(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特务“绩效考核”上线 假情报满天飞
由于多数专业特务在大陆一登陆就被识破,蒋经国只得仰赖这些临时情报员。为刺激效率,他亲自下令实施“绩效考核”,要求每名潜入大陆的特务都必须带回“有价值的情报”,否则不仅拿不到赏金,还可能受罚。
为了鼓励“积极创新”,蒋氏父子甚至开放特务“跨界蒐情”,军事线可以报文化新闻,经济线也能送政治内幕。结果,一时间情报如雪片飞回台湾,看似“捷报频传”,实则暗藏荒诞。蒋氏父子对这波“情报丰收”大喜过望,甚至亲自颁奖给几名表现突出者。殊不知,这些情报的真实性,几乎为零。-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