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16 | 來源: 在新加坡生活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歌手》 | 字體: 小 中 大
34歲,淋巴癌,說走就走。黃小玫的名字昨晚刷爆朋友圈,我媳婦在廚房刷碗,手機啪壹聲掉水池裡。她沒哭,就念叨壹句:上月她還直播唱歌呢,臉圓得跟月餅似的。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我打開微博,熱搜爆了。點進去,工作室訃告,壹句話:因NK/T細胞淋巴癌,醫治無效。配圖是她上月音樂節,白裙,馬尾,笑出壹口白牙。評論區清壹色“不可能”。
我翻了翻資料,這病俗稱“ nose killer”,亞洲人高發,台灣壹年新增不到兩百。鼻子先爛,發燒,半夜盜汗,體重掉得跟股票壹樣。化療藥叫培門冬酶,壹針兩萬新台幣,醫保不給報。黃小玫去年12月自己IG曬過住院照,鼻孔插管,配文:打仗。粉絲以為鼻竇炎,點贊完就去搶演唱會票。
娛樂圈慣用套路:報喜不報憂。經紀人今天說“她怕大家擔心,叫我們保密”。放屁。怕的是票賣不出去,代言黃了,Spotify榜單掉榜。真把粉絲當韭菜,割完連根都不留。
我想起2019年,高以翔凌晨錄綜藝倒地,壹樣的話術:沒事,小感冒。結果太陽升起,人沒了。那天我開車聽廣播,主持人嗓子哭啞,說“我們欠他壹個道歉”。道啥歉,道歉能復活?這次輪到這個彈吉他寫《晚安台北》的小姑娘。
淋巴癌不是感冒,是免疫系統反殺自己。熬夜、壓力、酒、檳榔,都是幫凶。台灣綜藝圈凌晨兩點收工,小玫直播裡常講“天亮才睡,靠手搖飲續命”。彈幕刷“姐姐保重”,她哈哈笑:“年輕人怕啥。”年輕人也會死,只是沒人當真。
數據擺這兒:NK/T細胞型,伍年生存率42%,晚期掉到20%。大陸這邊,北大腫瘤醫院去年報告,平均誤診3.5個月。很多人當鼻炎治,拖成穿孔,臉爛成蜂窩。小玫上月露面,鼻梁已經貼膚色膠帶,燈光壹打,看不出。粉絲截圖放大,說“痘痘貼”,自我安慰壹流。-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