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18 | 来源: 读城记工作室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李琳是调岗的。她是小学里为数不多持有初中教师资格证的老师,今年7月末接到通知,新学期到另一所学校的初中部任教。
在小学的教学任务跟初中完全不一样。小学无非就是安排学生抄写和写简单作文,初中则是要应对教材里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训练题。
这意味着她必须要快速提升教学能力。每晚,她都把自己关在书房,翻阅大量的教学参考书,生怕第二天被学生问住。“学生一问问题,脑子就要转得飞快,不然显得不专业。”李琳说。
随之而来的还有教学压力。初中三年学习事关中考,为此家长尤其重视。新学期一场月考后,李琳因一名学生成绩下滑被家长质疑。她常常为自己的教学能力能否适应新要求而感到焦虑。
县城内的一所小学,学生正在入校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 傅一波
困难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跨学段调岗后,她的考核体系依然是沿用小学教师标准,收入没有增加,晋升机会也未改变。结果是工作量翻倍,但待遇不变。
李琳的同事则是被转岗,但因为考试没通过,只能成为事业单位的非编雇员,像是变相降薪。
杨筱说,自己的朋友在乡里的中心小学任教,接到明年无法续约通知的同时,获得了在镇行政单位优先就职的机会。“还没到落实的时候,没人敢打包票。”
“老师不再是铁饭碗了。”李琳和杨筱有同样的感慨。
原本稳妥、体面的职业预期,正在县城里被一点点消解。
胡群说,现在学校老师工作更谨慎,为的是确保教学满意度达到90%以上,否则会因为考核不达标而工作不保。而他作为管理层,面对调岗等问题,还得权衡熟人社会间的各方关系。为此,当被问及选调名额、未来招聘方案时,他不愿多说。
李琳动过辞职的念头,但再三权衡后认为,还是先稳定住眼前的工作。父母也认为,教师这份工作仍然是稳定且体面。她想的是:“可话都是这么说,但学生确实越来越少,能维持多久?”
人口、财政、村校撤并的三重压力-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