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19 | 來源: 當代中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故宮 | 字體: 小 中 大
在紫禁城內,有壹座隱藏了百年的寧壽宮花園,它是乾隆皇帝晚年生活構建的理想居所,近壹個世紀以來,始終蒙著神秘面紗。
適逢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這座被譽為18世紀中國皇家建築典范的“乾隆花園”,終於首次對外開放。壹起推開歷史大門,探尋壹代帝王的極致審美。
乾隆的頤養之所寧壽宮花園肆進院落各具特色
寧壽宮花園采用肆進院落布局,圖為花園鳥瞰示意圖。(故宮博物院/當代中國授權)
寧壽宮花園,坐落於紫禁城寧壽宮區(今故宮博物院珍寶館)西北隅,修建於1772至1776年間,由乾隆皇帝親自設計及下令營建,作為他歸政後的頤養之所,故又稱“乾隆花園”。
尤愛江南雅韻的乾隆,將江南工匠請到寧壽宮中,精心構築起27座亭台樓閣,貫穿於肆進院落中,每壹院的布局都各具特色。
古華軒是寧壽宮花園第壹進院的主體建築,正面懸掛著乾隆御筆的“古華軒”木匾,建築倚古楸樹而建,整體古樸素雅。(故宮博物院/當代中國授權)
古華軒內天花別具壹格,采用卷草、花卉圖案的楠木貼雕工藝,雖不如彩繪貼金般艷麗,但卻極具立體感。(故宮博物院/當代中國授權)
禊賞亭,位於寧壽宮花園第壹進院落西側,以竹紋貫穿內外設計,靈感源自《蘭亭集序》中的“茂林修竹”。(視覺中國/當代中國授權)
禊賞亭內,有壹條蜿蜒曲折的石渠,名叫流杯渠,取“曲水流觴”之意。(故宮博物院/當代中國授權)
走進寧壽宮花園第壹進院,主體建築是“古華軒”,因院中壹棵古楸樹得名。東邊有“承露台”,西邊是“禊賞亭”,內有彎曲的水渠。院中假山與小徑交錯,東南角還藏著壹個由曲廊和小亭圍起來的幽靜角落。
垂花門後便是第贰進院,這裡布局規整,以“遂初堂”為正房,兩側有配房,由走廊連接成叁合院。院內點綴著玲瓏湖石和少許花木,顯得拾分雅致。
穿過遂初堂,便進入了以山景為核心的第叁院,這裡彷佛壹片微縮山水,峰巒起伏,谷深洞幽,山間還架有天橋與“聳秀亭”。院落北有“萃賞樓”,西有“延趣樓”,東南山腳下坐落了“叁友軒”。
遂初堂,是寧壽宮花園第贰進院落的主體建築,外簷布滿蘇式彩畫,穿廳而過可到第叁院落。(視覺中國/當代中國授權)
聳秀亭,坐落於寧壽宮花園的第叁進院落,登亭可俯瞰園內外景致。(故宮博物院/當代中國授權)
萃賞樓,位於寧壽宮花園第叁進院落北面,外簷有蘇式彩畫裝飾。(故宮博物院/當代中國授權)
符望閣是寧壽宮花園第肆進院落的主體建築,屋簷、屋脊部分有藍色琉璃瓦件裝飾,其餘為黃色琉璃瓦,是園內最高大的建築。(故宮博物院/當代中國授權)
最後壹進院落的主角,是宏偉的“符望閣”。其南面的假山上,立著壹座造型別致的“碧螺亭”,亭南有小虹橋與第叁院的“萃賞樓”相連,布置精妙無比。
寧壽宮花園雖只有6,000多平方米,在紫禁城中堪稱精巧,卻集江南園林的秀雅與皇家氣韻於壹身,匠心獨具,在中國乃至世界古典園林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天工匠心”主題展覽看寧壽宮花園的修復之路
“天工匠心”展覽中,特別陳列了按原工藝、用材料復制的寧壽宮花園整體燙樣。(故宮博物院/當代中國授權)
從2000年開始,故宮博物院與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開始攜手推進寧壽宮花園的保護和修復工作,將花園裡所有建築重新修葺,重現其歷史輝煌。
目前,故宮只對外開放寧壽宮花園第壹、贰進院落,並在遂初堂和東西配殿展出“天工匠心——寧壽宮花園的歷史與守護”主題展覽,不僅展現了修復工作的卓越成果,更展示了花園的歷史與文化價值。
“天工匠心”展覽中,特別陳列了按原工藝、用材料復制的寧壽宮花園整體燙樣。(故宮博物院/當代中國授權)
“天工匠心——寧壽宮花園的歷史與守護”主題展覽設立在遂初堂和東西配殿。(故宮博物院/當代中國授權)
“天工匠心——寧壽宮花園的歷史與守護”主題展覽設立在遂初堂和東西配殿。(故宮博物院/當代中國授權)
展覽共分為“倦勤隱趣”和“故苑新生”兩個單元,前者通過動畫長卷與珍貴檔案,向重現寧壽宮花園從構思到落成的歷程;後者則通過實物展品和紀錄片,展示園內精湛的工藝、修復技術及不為人知的故事。
作為中國古代造園藝術的巔峰之作,寧壽宮花園不僅是壹座建築,更是壹段可以走入的歷史。它凝聚了乾隆皇帝的美學理想,見證了贰百餘年的歲月流轉,也承載著當代文物守護者的匠心與智慧。
延伸閱讀:我們的故宮|養心殿——清代皇帝最愛的“蝸居”
故宮博物院建院百周年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暌違10年全卷展出百年來首次!故宮乾隆花園9月30日起開放融匯南北園林藝術精華故宮屋脊上的非遺脊獸——皇家建築的神獸軍團
百年來首次!故宮乾隆花園9月30日起開放融匯南北園林藝術精華
今年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寧壽宮花園即是乾隆花園第壹、贰進院落,周贰(9月30日)起正式面對觀眾開放,這是該區域百年來首次開放。
寧壽宮花園。(故宮博物院)
寧壽宮花園。(故宮博物院)
寧壽宮花園。(故宮博物院)
“天工匠心——寧壽宮花園的歷史與守護”展覽。(故宮博物院)
寧壽宮花園又稱乾隆花園,位於紫禁城寧壽宮區(今故宮博物院珍寶館)西北隅,是乾隆皇帝為晚年生活構建的理想居所。
花園面積雖小,卻獨具匠心,自南向北分為肆進院落,共有27座風格各異的建築,融匯南北園林藝術精華,在中國乃至世界古典園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寧壽宮花園即是乾隆花園。(人民日報)
寧壽宮花園是乾隆皇帝為晚年生活構建的理想居所。(人民日報)
寧壽宮花園。(人民日報)
寧壽宮花園。(人民日報)
今次開放的區域內,可欣賞到多處頗具特色的建築,如典出蘭亭雅集的禊賞亭,以古楸為名的古華軒,聳立山頂的承露台,寓意深遠的遂初堂等。經過精心的保護和修復,這些建築重新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而位於寧壽宮花園遂初堂及東西配殿內的“天工匠心——寧壽宮花園的歷史與守護”展覽了乾隆花園的設計與營建、乾隆花園的保護與修復等內容。-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