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21 | 来源: 华人生活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然而,骗局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资金链断裂,所谓的牧业公司人去楼空,火锅店也关门大吉。许多老人这才意识到,之前拿到的“利息”和“分红”不过是新投资人的钱在填旧坑。最终,600多位老人被骗走共计约4200万元,不少人倾尽积蓄。
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这家公司注册资本极低,所谓的“牛场”并不存在,所有“收益合同”都是虚构。诈骗团伙以“免费火锅”为诱饵,通过“投资认养”形式进行非法集资。案件曝光后,多名主要嫌疑人被刑事拘留,部分资金被追回。
为什么针对老年人的诈骗屡屡得逞?一方面,骗子抓住了老年人渴望社交、信任熟人、追求稳定收益的心理,用“免费”降低戒心,用“高回报”激发兴趣,再通过精心包装的“实地考察”和“合同文件”制造真实感。另一方面,老年人普遍缺乏金融常识,对“年化50%”这样的不合理收益缺乏判断,也缺乏及时向家人求证的意识。
事实上,这类骗局并非个案。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出现类似套路:有的以“免费旅游”“赠送保健品”为引子,有的假借“养老理财”“扶贫投资”,实质都是非法集资或传销。它们往往借助熟人关系、情感营销、线下聚餐等方式建立信任,等老人投入大额资金后,立刻卷款消失。
公安机关提醒,凡是打着“保本高收益”“实业投资”“先吃饭后投资”的旗号,几乎都存在风险。正规的投资机构不会通过地推请客吃饭的方式揽客,更不会承诺高额固定回报。面对诱惑,应多问一句、多查一处;投资前可向金融监管部门核实资质,或请家人帮忙判断。-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