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22 | 来源: 丁香医生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这些朋友的心路历程很可能是:其它时间也没见自己多爱喝水,但只要一上饭桌,不喝水就感觉口干舌燥,不喝水就咽不下去饭……
图源:网络
但从小到大,边吃饭边喝水似乎都被定义为一个「坏习惯」,会伤胃、会稀释胃液、会影响消化等等。
放心,这些弊端都站不住脚!
咱们的胃是很强大的,即使吃饭时喝了比较多的水,稀释了胃酸,它也会主动调节胃酸分泌量来保证消化。
图片来源:自己 P 的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几年在「控糖圈子」里,吃饭时不要喝水的说法流传甚广,说是这样能让血糖更平稳。
这种吃饭不摄入液体的饮食模式,还被形象地统称为「干湿分离」。
图源:小*
丁香医生找了专家,扒了相关研究,发现这种说法可能真有一些参考意义!
控糖人注意:边吃饭边喝水
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餐后血糖波动
近两年,喜欢吃茶泡饭的日本(专题),在营养学领域发表了两项新研究。
第一项研究邀请了 8 名健康成人参与,对每个人都进行了单独喝水、单独吃米饭,及一边吃饭一边喝水的血糖监测实验。
结果发现,一边吃米饭一边喝水,会让血糖更快上升,不到半小时就升到顶峰。[1]
图源:参考文献1
第二项研究,研究人员让 12 位年轻健康女性分别尝试了三种试验餐:
① 白米饭
② 白米饭配上 200ml 绿茶
③ 白米饭与 200ml 的绿茶混合
吃完后对受试者测定了胃排空速率和餐后血糖。
结果显示,相比于单纯吃米饭;米饭 + 茶水共同进食加速了胃的排空,还增加了餐后血糖水平;如果是米饭和茶混合成「茶泡饭」,情况还要更糟糕一些[2]。
图源:参考文献2
如果不是米饭,换成其它类型的碳水,同样有相似结果。
欧洲的一项「吃甜甜圈+喝水」研究,纳入了 35 名受试者,进食方式的对比还要更全面些。
结果显示,无论是餐后 30 分钟血糖值,还是餐后 2 小时整体血糖水平,规律都是:
边吃甜甜圈边喝水 > 只吃甜甜圈> 吃甜甜圈前或后 30 分钟喝水[3]
研究人员们提出了可能性原因:主食加入水之后,食物性状会变稀,进而显着提升食糜在胃当中的排空速率,更快地进入小肠内,接触到消化酶进行消化吸收,所以血糖反应也会更快。
但这些研究也都有明显的局限性,比如说试验人数偏少;也没有针对血糖异常或是肥胖人群做研究;且试验餐为了减少变量,食物组成单调,只有主食和水,不符合现实中有菜有肉的饮食情况。
研究更多的意义在于,给需要控制血糖水平的人,揭示了一种可能的血糖不利因素。
图源:网络
聪明的你可能有进一步疑问了:那边吃饭边喝汤呢?喝粥呢?喝饮料呢?
这些情况就更复杂了,很难一一厘清。因为影响人体血糖水平的因素很多,比如主食选材本身、加工烹饪程度、搭配的食材等等。
例如有些料足的汤,汤水不多的同时,还能吃到很多蔬菜、瘦肉,可能反而有助于降低餐后的血糖水平。[4]
同样是汤汤水水的粥,白粥的升糖指数比可乐还吓人;但加入黑豆、红豆等豆类食物,升糖指数就能明显降低,且显着增加饱腹感。[5]
再比如牛奶的蛋白质、脂肪有助控糖,但普通的含糖饮料可能就是雪上加霜……
图源:网络
那咋办?控糖兼顾的饮食要素这么多,保险起见最好就得执行「干湿分离」吗?
莫急!回到「边吃边喝」这个习惯来说,有个简单的解决方案
喝水顺序改一改
控糖还减重,收益嘎嘎好!
对于大部分健康人来说,如果习惯了汤汤水水下饭,不必强行改变,控制下饮水量,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食材选择与搭配上更为关键。
如果是需要控血糖、控体重的朋友,可以试试改一下喝水顺序,把它——
放到餐前喝
有研究就发现,在饭前大约 20 分钟时喝上一杯水,可显着降低空腹血糖水平;还能让你减少食物摄入,从而带来减重益处。[6]
饭前喝低能量的汤也有类似效果。
比如饭前喝少油盐的蔬菜汤、菌菇汤,能增加你的饱腹感,降低近 20% 的能量摄入[7],这也能间接减少餐后血糖处在高峰的时间。
还可以配合先吃素菜、再吃荤菜、最后吃主食这样的进食顺序,不仅对糖尿病人控制血糖有用,对已经有血糖问题的人预防发展为糖尿病也有帮助。
图源:网络
比起一上来就戒掉喝水,换下喝水顺序,难度起码低了很多!
比起搭配、控量等其它控糖的膳食要求,它更是属于一项无门槛、易坚持的小妙招,投入回报比拉满!
当然了,如果吃饭时还是感觉太干了,适当少喝几口水,问题也不大。
还可以试试放慢进食速度,把饭菜尽量嚼细一些,你会发现也没那么噎了。
那么今天吃饭,不妨就开始尝试起来吧。
别忘了转发给你的控糖友友们
一起稳住血糖!-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