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10-23 | News by: 新京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让河南人说‘棉袄’,他们会给你卖萌”的挑战曾在网上病毒式传播,只因河南话中“棉袄”近似“喵”的发音令人直呼好玩。网友们逐渐发现,河南人说话时往往自带“夹子音”,显得格外有吸引力。他们甚至把河南戏称为“网恋大省”,因为好听的声音适合网恋。
2024年,网络神曲《5:20AM》用河南方言唱都市男女的爱恨缠绵,因巨大的反差而走红。有人说,这首歌剥开了河南人憨直的外表,唱出了他们的多愁善感。渐渐地,网上开始流行用河南方言讲情话,先是模仿《5:20AM》的歌词“恁咋不早说咱俩某(没有)以后”,后衍生出各种版本:“他不是烦河南,他是烦俺,其实俺心里都知道,他就是嫌俺是个老鳖一(形容吝啬)。”“妮儿,我想你嘞,想滴不行我就干不了活,干不了活我咋赚钱养你嘞?”
互联网上该歌曲《5:20AM》的衍生二创。(图/网络截图)
网友诚然是在玩抽象,但你很难分辨其中到底有几分真心。当中年男明星纷纷被“嬷”(指将男性塑造成具有传统女性特质的玩梗行为),河南话也因为“糙汉人夫感”让网友对其产生了“柔情”“性感”的想象。再说了,河南方言动辄“噫”“兮”,且有许多继承自古汉语的词语——比如香菜是“芫荽”、大叫是“挟邩”、发抖是“觳觫”——河南人怎么不算一款时下最流行的“古风小生”呢?
一身反骨的河南人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他们坚持不懈地解释一些方言真正的含义和用法,更有人因抵挡不住网友“甜言蜜语”的攻势,发出几句滑稽的方言吐槽,令评论区乐上加乐。幸运的是,这一次没人再担心自己的口音会被贴上什么标签,他们只要做自己就好。
从土味到潮流,河南如何逆袭?
河南话的逆袭并非孤立现象,而是河南整体形象翻身的一个缩影。当反精致、反内卷、反焦虑逐渐成为主流,所有人是时候重新认识河南了。
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的节目《唐宫夜宴》惊艳全网,加上此后部部皆是爆款的《洛神水赋》《清明奇妙游》等一系列节目,河南自此开启了文化破圈之路。彼时就有网友分析,对地方电视台春晚而言,不到500万元的经费并不多,但就节目效果来看,河南卫视把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除此之外,河南博物院带头掀起的考古盲盒热、开封万岁山超高性价比的沉浸式武侠主题乐园,也让许多人赞不绝口。
2021年春晚河南卫视舞台上,舞者们以灵动优美的舞姿展开文化叙事,富有趣味而引人入胜,尽显古今融合之美。(图/《唐宫夜宴》)
几次暴雨灾情中,河南品牌的热情捐助意外出圈,河南人骨子里的朴实也终于被更多人看见。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把河南人称为“中国的吉卜赛人”:“吉卜赛人只爱漂泊,不爱劳动。但河南人除过个别不务正业者之外,不论走到哪里,都用自己的劳动技能来换取报酬。”-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