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10-23 | News by: 新京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本质上,文化的崛起,从来离不开经济的支撑。
2025年7月22日,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内,游客在观看表演。(图/CFP)
2005年,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在接受《新闻晨报》采访时曾表示:“河南人的负面形象,说到底还是个穷的问题。所以我们一直说用发展来解决所有问题。”那一年,河南有1400万人外出务工。而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2020年河南流出到外省的人口数量约为1610万人?,是全国人口外流情况最严重的省份。
这便是“河南说唱之神”(张方钊)的《工厂》一曲诞生的土地。2024年,这首歌在B站的播放量破千万次。它唱的不仅仅是河南县城,更是所有小城青年不愿回望的、有点羞于启齿的故乡。
张方钊演唱的歌曲《工厂》在b站达到1410.2万的播放量。(图/bilibili)
但也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走出了蜜雪冰城、锅圈食汇、白象、卫龙等颇受大众喜爱的品牌,还孕育了“超市界的顶流”——胖东来。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培军多次因给员工发奖金的大手笔而登上热搜,被称为“最爱发钱的老板”;于东来建议企业家们最好拿出50%以上的利润分给员工,更让胖东来成为网友心目中的“神仙企业”。
河南还是那个有些土味的河南,但总算有人读懂这份“土”的背后,是不画大饼的真诚与务实,一如河南话的“大俗即大雅”。
今天,河南已逐渐摆脱人们对它的刻板印象,向新而行。“少许土味”的背后,不变的是那份真诚与务实。(图/《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舞台剧)
“酱紫”“蓝瘦香菇”“你瞅啥”……方言向来是互联网反精致浪潮中的先锋。地域话题的热闹之中,外地人图的是新鲜,本地人找的是自我认同。
白岩松曾说:“中国什么样,河南就是什么样。”当河南话与河南人得到正名,或许就意味着,无论来自哪里,人们都开始坦然地正视生活中不那么精致的一面,也终于接纳了不那么光鲜却足够真实的故乡和自己。-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