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23 | 來源: 紐約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朗普 | 字體: 小 中 大
針對特朗普政府壹系列非常規支撐美國稀土供應的措施,分析人士警告這不太可能快速解決對中國的深度依賴問題,開發關鍵礦產替代供應鏈需要時間。https://t.co/PmtJdd7yNF—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October 23, 2025
特朗普政府正在采取壹系列非常規措施,以保障汽車、噴氣發動機、武器和數據中心制造商所需的關鍵礦產供應,因為中國政府正在利用其對稀土出口的控制,以可能令全球工業癱瘓的方式施加影響。
近幾個月來,政府已在幾家礦業和礦產公司中持有股份。它討論了建立稀土戰略儲備,並通過價格管制和關稅支持國內生產商。周壹,美國宣布與澳大利亞達成戰略協議,投資數拾億美元開發礦產供應。該議題預計將在本月底於加拿大舉行的柒國集團會議上討論。
壹些分析人士贊揚政府努力尋找新方法,以減少對中國依賴的做法,這種依賴已持續多位美國總統任期。但他們警告稱,這些措施不太可能快速解決對中國礦產的深度依賴問題。
建設礦山、精煉廠和工廠以提供真正替代中國供應的方案,可能需要數年時間——即使外國生產商能夠獲得所需機械和技術,而中國政府已經提出了控制這些的方案。這些投資還需要大量資金,存在部分納稅人資金流向可能失敗的未成熟企業的風險。
中國開采了全球70%的稀土,並為全球90%的供應進行化學加工。當特朗普政府最近對該國施加高關稅和更廣泛的技術控制時,中國政府推出許可制度作為回應,該制度使其能夠管控包括境外在內的稀土運輸。
這些限制將覆蓋含有低至0.1%的中國來源稀土的產品,以及使用了中國采礦和精煉設備及技術的產品。該許可制度還將控制對電動汽車、無人機和驅動人工智能的數據中心至關重要的電池技術。
特朗普威脅,除非北京放棄其定於11月和12月生效的新限制,否則將於11月1日對中國進口商品額外征收100%的稅。
美國和中國可能在本月晚些時候的高級別會議中緩和緊張局勢。特朗普預計將在亞洲多國訪問期間於韓國會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但專家表示,北京不太可能完全取消其新許可制度,這意味著如果緊張局勢重現,它將繼續掌握這壹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杠杆。
非營利組織保障美國未來能源礦產中心執行董事阿比蓋爾·亨特表示,特朗普政府“在試圖解決這些問題方面非常主動”,但美國開發關鍵礦產替代供應鏈需要時間。
她表示,對美國礦產供應的威脅將“持續發生,直到我們轉變對這類痕量材料的重要性的認識”,並且“供應鏈中最薄弱的環節,決定了你最多能有多強”。
長期風險
中國限制的程度出乎外界的意料,但北京利用其出口作為杠杆並不意外。早在2010年,中國就曾切斷對日本的稀土出口,以便在海事爭端中向其施壓。北京還曾試圖使用其他貿易限制向澳大利亞、韓國和愛沙尼亞等政府施壓。
在拜登總統任期內,美國政府對中國礦產依賴進行了供應鏈審查,但沒有取得多少改觀。采礦和精煉作業可能對環境有害,即使獲得批准,在美國設立也需要數年時間。
拜登政府也考慮過國際伙伴關系。但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生產的稀土大量湧入全球市場,壓低了價格,使許多國際項目缺乏競爭力。
“我們很擅長欣賞問題,但不擅長解決它,”亞洲集團主席兼聯合創始人、前拜登政府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表示。
去年12月,中國禁止向美國出口幾種礦產,以回應拜登政府實施的技術限制。4月,在特朗普威脅對出口征收關稅後,北京對稀土金屬和磁鐵的出口施加更多限制,導致壹些全球工廠暫時關閉。
本月,中國政府大幅擴展該計劃,特朗普政府中壹些人將其比作“贰戰”期間日本對珍珠港的襲擊。該公告是在美國將數千家中國公司列入所謂“實體清單”、限制這些公司購買美國技術之後發布的。
中國官員堅稱,該許可計劃旨在履行“國際防擴散義務”,並將責任歸咎於美國擾亂正在進行的談判。上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該許可制度“符合國際通行做法”。
坎貝爾表示,中國官員此前私下向特朗普政府保證,並沒有想到稀土許可制度會產生如此廣泛的影響,美國誤解了其意圖。但他表示,北京不太可能撤回這些措施。
“我不相信他們會退讓,”坎貝爾說。
中國擬議的限制將影響多種礦產,每種礦產有不同的用途和市場動態。有些用於制造驅動風力渦輪機、電動汽車和噴氣發動機的磁鐵。還有壹些則以微量形式用於制造半導體、醫療設備和癌症治療。-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