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24 | 来源: 三联电子厂Pro | 有5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02从品牌信仰到够用就行,
年轻人看透了“拼好车”
在电动车的鄙视链里,威马、哪吒、极越这些品牌长期被归为破产阵营。如今身份翻转,成了二手车市场里的新贵。
过去似乎只有比亚迪、特斯拉才配得上人们眼里电动二字,现在烂尾车才是热门。
▲花哨的功能显得累赘,反而是实在的机械功能,能载你去要去的地方。
“不是在买车,我是在买一套移动的硬件组合。”00后设计师阿凯刚刚用6万元买下一辆原价28万元的威马W6。
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记录自己如何用第三方软件刷机、从报废车拆零件、加入车友群互助维修。
“车企只是组装厂,我真正需要的是一张配置单。”这是一句在抄底玩家圈子里广为流传的真理,如果你能理解为何有人将停止更新的Win10系统继续当作生产力工具,那你就能精准理解这句话。
这届年轻人早已活得通透,不像上一代即将退休的大厂精英把智能配置挂在嘴边,他们是真的懂如何给出行“降本”,也知道该怎样给体验“增效”。对智能驾驶的追求逐渐退烧,也不愿额外花钱去买品牌的溢价了。
他们要的只是硬件够硬,既能遮风挡雨,又能装下电池和电机。
辛辛苦苦工作,一看现在的新能源新车发售价动辄二三十万,几分钟上万的大订量仿佛和自己不在一个次元——既然智能驾驶遥不可及,车倒是眼前能握住的选择。
五六万的烂尾车成了入口,有人干脆顺势一拐,把它直接改成基础代步车,那股出行的安全感,就这样硬生生塞进了一张铁皮里。大屏加个第三方,整个Carplay,又能导航,又能听歌,而这些,“去趟汽配城一上午全都能搞定”。
有的版本极度实用,也是最为常见的,一辆哪吒S被改造成基础代步车,保留了电池和电机,拆掉了智能网关。侧边贴上隔热膜,窗户加窗帘,再装个手机支架,外面是喧嚣都市,里面是务实的驾驶体验。
也有人走的是极客路线,车里放上随身Wi-Fi,中控增加手机支架,座椅布置得五彩缤纷,后备厢里还加装了几个音响,这种车主是活明白了:出行基础,体验就不基础。
一切花费不过一部手机的预算,却能把因停服失去的尊贵捞回来一半。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