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24 | 来源: 可乐谈情感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贾玲这两年在镜头前很少出现,但她并没有真的消失——她把注意力都放在电影上。最近几部作品和她的外形变化让话题不断,观众的反应也把她从“综艺宠儿”推到了另一个位置上。
说白了,她现在不是天天在电视里晃眼那种。先把时间线理一下。《你好,李焕英》那会儿,贾玲从演员跳到导演,票房口碑都很亮,张小斐也跟着被更多人记住。那次成功给了她很大的底气,接着她就把精力放在下一部《热辣滚烫》上。为了角色,她减了大概一百斤,能做到这份儿上说明下了狠心。片子上映后商业回报不错,宣传和制作都到位,但观众意见分成了两派:一部分人觉得故事没给到新鲜感,标准没再往上抬;另一部分人把注意力放在她变瘦以后的气质上,说看起来没以前容易亲近,面部有些疲态,甚至有人直言“老了”。媒体也把这些声音放大,有报道说贾玲自己也承认,减肥带来的视觉效果不容易长久维持。
作品做出来了,票房有回报,但她在荧屏上的频率确实下来了。常驻综艺的位置没有继续占着,出镜率骤降。外界开始疑惑:这是她主动降低曝光,还是在转向幕后?很多人觉得她是自个儿选的低调,把时间用在写剧本、筹备和导演上。有消息说她有部叫《转念花开》的新片在筹备,不过官方没放太多料。幕后工作本来就是拼耐心的,剧本打磨、资金走查、选角拍摄,每一步都耗时费心,公开信息少,不露面反而是常态。
倒过来看她怎么走到这一步,过程也有得说。贾玲并不是科班戏剧出身的那种“一路被看好”。大学学的是相声,这影响了她说话的节奏和抖包袱的本事,但毕业后演出机会并不多,收入靠商演凑。她没急着放弃,慢慢把自己往更大的舞台拦进去。后来有机会在央视亮相,与白凯南搭档登上春晚。那次表演观众笑了,但成名光环更多落到搭档身上,让她清楚地看到单纯靠相声道路不一定有更大出路,于是她往小品转。
转到小品后,路子顺了不少。和瞿颖合作的《女神和女汉子》让很多人第一次把她记住,台词成了口头梗,很多观众还能背出几句来。此后综艺邀约接二连三,她在节目里接梗、抛包袱那套儿很自然,成为综艺里的常青树。进了《王牌对王牌》后和沈腾搭档,两人的即兴和化学反应经常能把现场气氛拉起来,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她在荧幕上的高频期,大家习惯了她的存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1d3efa3000000001000be66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