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27 |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保时捷在中国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等浪潮高涨的汽车市场正陷入困境。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下滑源于多重压力。保时捷正在受到中国本土高端汽车品牌的冲击,后者凭借先进新能源电池技术与智能化配置抢占份额。保时捷在电动化转型中相对滞后,旗下纯电车型Taycan前三季度销售12641辆,同比下滑10%。
面对困境,保时捷的自救重心正在转向中国本土化。保时捷近期成立上海研发中心,300人团队主导开发专属车机系统,2026年将搭载保时捷全系车型。9月29日,保时捷全新Panamera隽永版开启预售,这是保时捷“在中国,为中国”战略领导下的第三款中国定制车型。
另外,保时捷还在中国的渠道端推进整合优化,计划2026年将经销商缩减至100家左右,在一线城市加码投资。保时捷中国总裁潘励驰(Alexander Pollich)表示,赢回年轻且注重数字化的中国用户“是一场马拉松”,2025年为“校准年”,2026年将重启进击。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财报公布的前几日,保时捷宣布“换帅”。
现任CEO奥利弗·布鲁姆将在年底卸任,迈克尔·莱特斯将接任保时捷CEO一职,该任命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布鲁姆自2015年10月起担任保时捷CEO,并在2022年9月接替赫伯特·迪斯执掌大众集团,开启了同时领导两家巨头企业的“共享CEO”模式。在他任内见证了保时捷的拆分上市,后者一度成为欧洲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但此后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续下滑,股价也随之腰斩。股东们对“共享CEO”的不满也与日俱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保时捷已经多次下调财务预期,上个月刚被剔除出德国蓝筹股DAX指数。大众汽车也处于重组的过程中,正通过缩减产能和裁减数千个岗位来实现转型。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