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28 | 来源: 大纪元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度下行,各地房价暴跌的消息此起彼伏。作为中国经济龙头的上海,其房地产市场同样未能幸免。面对巨大的去库存压力,上海市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区域近期推出“房票”安置新政,业界普遍认为,这再次证明上海的房子卖不动了。
市中心引入“房票奖励” 从郊区试点到徐汇核心
上海的“房票”制度最初于去年在金山、青浦、嘉定等郊区落地试点。这项政策为动迁户提供了除实物安置和现金补偿之外的第三种选择:一张具有确定金额和使用条件的“购房代金券”。
近期,传闻已久的浦东区正在酝酿房票政策,而市中心的徐汇区则率先行动。在徐汇区江南新村地块的旧改方案中,正式增加了“房票奖励”一项,标志着该政策正式迈入寸土寸金的市中心。
这次徐汇房票最大的不同在于其通用性:房票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的新房和二手房,且购买时间可追溯至今年1月22日起。徐汇区的“房票奖励”本质上是一种购房补贴机制。
籍贯为上海的财经大V“梅大师”对此直言:“这再次证明了上海的房子卖不动了。”他表示,过去郊区房票限制在本区内购买,流动性差。而且那些地点都是远得“吓死人”的地方。而徐汇新政的“全上海通用”尽管金额相对房价只是杯水车薪,但“好过没有”,且具有较大的诱惑,目的是鼓励动迁户将补偿金用于购房而非持有现金。
分析:试图打破房价“螺旋式下跌”的恶性循环
“梅大师”分析,徐汇区作为上海市中心绝对的优质区域,其推出房票,核心原因仍是房市疲软。
图为2024年6月5日,上海陆家嘴金融区,东方明珠塔附近的街道。(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他认为,当前许多动迁户拿到现金后,选择“持币观望”,预期房价会继续下跌,打算“等跌到底之后再买”。这种观望情绪导致:越是拖延,房价越跌;房价越跌,越没人买,形成了负面的“螺旋式下跌”循环。房票政策的本质,就是一种强迫资金回流楼市的工具,旨在打破这一循环。
房票背后的强制逻辑 资金锁定与“无形迫害”
上海市民对房票奖励买房政策深恶痛绝。定居在香港的吴女士对记者透露,在房价持续暴跌下,她的多位亲戚在上海和深圳购买的豪宅已经变成负资产,导致他们身心受创。这种个人与家庭的经济困境,正是市场对房票政策做出强烈抵制的根源——政府刺激市民买房,并将补偿金锁死,限制其变现能力。
吴女士引述她的上海朋友陈先生的观点,将房票制度视为一种“邪恶”且“缺德”的做法,因为它实质上构成了对个人财产的“无形控制和迫害”。
陈先生认为,与现金安置不同,房票这笔钱“什么都不可以做,只可以买房”。这剥夺了动迁户自由支配资金的权利,无法用于租房、移民或投资其它资产。
他说,房票通常设有一两年的购房期限,过期则作废,形成强制性的消费压力。他表示,在市场一致预期房价会继续下跌的背景下,这种政策是将动迁户的补偿金“套牢”在持续贬值的房地产资产中,是一种变相的“剥削与压榨”,完全无视个人意愿,是“独裁”的展现。
逼迁 被限制 引发激烈家庭矛盾
上海人彭先生的亲身经历,更揭示了制度设计中的多重不公。吴女士透露,她认识的彭先生,用房票买房后,被迫从市区搬到“郊区的郊区”(如崇明、昆山),这对习惯了市区生活的上海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牺牲和“赶尽杀绝”式的“逼迁”。-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