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28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面對美國政府“騷操作”引發的反噬,英偉達的日子不好過。據彭博社等美媒28日報道,當地時間周贰,在華盛頓舉行的首屆英偉達開發者大會上,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強調對特朗普(专题)政府議程支持的同時,再次呼吁美國決策層在人工智能(AI)整體戰略上應著眼長遠,審慎處理對華關系,確保中國對美國技術的持續依賴。
本月中旬,黃仁勳曾透露,英偉達在中國先進芯片市場的份額已從“過去的95%跌至零”,並警告美國對華技術封鎖不僅“傷害中國”,“往往也會傷害美國,甚至更糟”。
報道稱,在周贰的大會上,他進壹步向特朗普政府傳遞核心觀點:只有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均采用英偉達系統,美國才能在AI競爭中勝出;反之,如果英偉達繼續被排除在中國大陸市場之外,美國遭受的損失將大於中國。他希望政府能正視對華芯片出口限制給美國帶來的損害。
黃仁勳強調,中國擁有龐大的軟件開發者群體,且技術實力正不斷提升,要維持美國技術的領先地位,就需要“精妙施策”,“這既需要平衡,更需要長遠考量”。
在問答環節中他更直言,“美國有可能落後於中國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全球50%的AI研究者是華人(专题)。”
他進壹步解釋說,“我們希望與中國競爭,這壹點毋庸置疑;我們希望美國贏得這場AI競賽,這同樣毋庸置疑。我們希望全球都建立在美國技術體系之上,這是明確目標,但我們也需要進入中國市場,爭取那裡的開發者。壹項讓美國失去全球半數AI開發者的政策,長遠來看毫無益處,反而會對我們造成更大傷害。”
路透社提到,黃仁勳此前曾宣稱,英偉達需獲取中國市場約500億美元的潛在銷售額,這些資金將用於美國本土研發,以維持公司的行業領先優勢。
在黃仁勳看來,中國企業青睞英偉達產品及美國技術,核心在於這些技術和產品的領先性。“中國企業希望盡可能提升生產效率。美國技術是最頂尖的,而頂尖技術往往也是性價比最高的。”
但在會上,黃仁勳透露,英偉達尚未申請向中國出口最新款芯片的美國出口許可證。他聲稱,原因是“中方不想要他們的芯片”。
“我希望未來情況能有所改變,因為中國是壹個非常重要的市場,”他說,“我們的任務就是等待,直到他們希望我們回歸。”
黃仁勳補充稱,隨著英偉達退出中國市場,中國本土芯片企業的股價大幅上漲。這壹信號應促使美國政府迅速采取行動,推動英偉達重返中國市場。
“中國擁有強大的科技實力與制造業實力,他們不會坐著幹等我們。”他警告道。
黃仁勳還指出,當前全球AI技術體系中有過多環節依賴外國產品,而中國自主研發的AI芯片和軟件正不斷增多,他擔憂美國會因此永久喪失這壹市場,將其拱手讓給中國。
“我真心希望特朗普總統能幫我們找到解決辦法,” 他坦言,“目前我們正處於尷尬境地。”
除了對華政策,黃仁勳還提及特朗普政府的移民(专题)政策。他指出,如果美國無法接納為科技行業做貢獻的移民,仍有可能在AI領域落後。同時他再次批評拜登政府時期的出口限制政策,稱這類政策迫使部分開發者轉而采用中國技術平台開展工作。
“美國必須繼續成為像我這樣的移民願意前來求學、定居、發展事業並生活的國家,這壹點至關重要”,他說。
美國政客和媒體長期炒作稱,不斷有對華出口受限的先進芯片“流入”中國。中方則強調,美方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不斷加碼對華芯片出口管制,這種行徑阻礙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最終將反噬自身、損人害己。
英偉達已經吃到苦頭。該公司2025財年報告顯示,美國出口管制導致英偉達中國內地及香港(专题)地區收入占比已連續叁年下滑。
特朗普政府上台後,美國壹度禁止英偉達對華出口其專供中國市場的閹割版芯片H20。後來,在英偉達的游說下,以及該公司同意向美國政府上繳在華銷售額的15%後,美國7月恢復了H20的對華出口許可。
但不久後,H20芯片被爆存在後門安全風險問題,英偉達被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約談;9月,這家硅谷巨頭又因涉嫌違反反壟斷法,被中方監管部門依法開展進壹步調查。輿論早前普遍認為,中國處置芯片巨頭違法違規的底氣,正源於中國科技產業的集體突圍。
《華爾街日報》28日報道稱,英偉達此次在華盛頓舉辦首次大型AI大會,反映出黃仁勳如今正花費更多時間爭取政府支持,其與美國政府官員的互動顯著增加。而此前數拾年,英偉達在華盛頓的影響力壹直相對有限。-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