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29 | 來源: 中央社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NASA | 字體: 小 中 大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X-59“靜音超音速”噴射機,28日在南加州沙漠上空翱翔,完成了這款實驗性飛機的首次試飛。其設計旨在以極低的噪音突破音障,為更快速的商業航空旅行奠定基礎。
據路透報道,這架由航太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下稱洛馬)旗下知名的“臭鼬工廠”(Skunk Works)為NASA打造的流線型飛機,於日出後約1小時,從洛杉磯以北約100公裡的棕櫚谷(Palmdale)42號工廠的跑道起飛,並在約1小時後,安全降落於愛德華空軍基地。
報道指出,X-59的獨特外形,旨在將飛機突破音障時,通常產生的爆炸性“音爆”(sonic boom),大幅降低為不比關上車門聲更大的“音悶響”(sonic thump)。這項低分貝飛行技術的完善,目標在於克服超音速商業飛行的主要障礙之壹,即因噪音問題而長期禁止在人口稠密的陸地區域上空進行超音速飛行。
根據NASA的合約數據,自2018年以來,NASA已向洛馬支付超過5.18億美元來開發與展示X-59。這架從機頭到機尾長度不到30米的單引擎噴射機,在首次飛行中,如預期般以亞音速飛行,時速達到約370公裡,飛行高度則為3660米。
目標音速1.4倍 高度超越傳統客機
洛馬表示,X-59這款獨壹無贰的實驗機,其設計目標是以1.4馬赫(時速約1490公裡)的速度,在16764米的高度巡航,這比傳統客機的飛行高度高出1倍多,速度也快了近1倍。
歷史上,超音速的“協和號”(Concorde)客機於1976年開始跨大西洋定期航班,但由於營運成本高昂、座位有限,以及在2000年發生致命墜機事故後乘客量下滑,最終於2003年退役。
在後續的試飛中,X-59將飛得更高、更快,最終將超越音速(海平面約為時速1225公裡)。美國運輸部長杜菲(Sean Duffy)在聲明中表示:“這項工作維持了美國在航空領域的領導地位,並有潛力改變公眾的飛行方式。”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X-59靜音超音速實驗機,於加州棕櫚谷完成首次試飛。(路透)-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