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29 | 来源: HK01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10月28日,在影响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闭幕数日后,中国官方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习近平(专题)关于「十五五」规划建议的说明。这是远比10月23日四中全会闭幕当日发布的公报详细的文件,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决策层怎么制定和理解「十五五」规划。
10月23日,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闭幕。(新闻联播画面)
据习近平的说明可以得知,早在今年1月,中国决策层便已经成立「十五五」规划文件起草组,组长由习近平亲自担任,副组长分别是国务院总理李强、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中央书记处排名第一的书记蔡奇、国务院排名第一的副总理丁薛祥。
与「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的文件起草组相比,作为政府和经济工作代表的李强、丁薛祥和作为党务工作代表的蔡奇担任「十五五」规划文件起草组副组长符合惯例,已经转任全国政协主席的王沪宁担任「十五五」规划文件起草组副组长则显得不同寻常。再考虑到去年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文件起草组副组长同样包括王沪宁,足以说明王沪宁在习近平时代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治理中角色吃重。
今年3月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闭幕,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发表讲话。(香港(专题)01直播截图)
从今年1月成立「十五五」规划文件起草组到10月召开四中全会,「十五五」规划建议的起草有一个比较长的调查研究和徵求各方意见的过程。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国家发展是中国治理的一个面向。在这背后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形成发展市场经济和持续编制五年规划的两大治理特色。从长远来看,中国仍需持续探索市场和政府的各自合理角色,提升政府治理的透明化、民主化、专业化程度。
习近平在说明中专门提出「十五五」规划建议的七个重点问题。第一,关于「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地位。「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已经明确写道:「『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这正是决策层对于「十五五」规划的定位,既显示出今后五年中国进入关键时期,又说明中国自邓小平时代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以来注重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