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30 | 来源: 中国企业家杂志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横店 | 字体: 小 中 大
影视行业一向如此,某一环节的成本上去了,其他环节都会跟上。比如有了好演员,就要有好的服化道。有了好的摄影器材,就要匹配相应的灯光和置景。现在短剧剧组标配发电车,如果出外景,还得带上移动厕所。
成本提高,“影感”才能跟着提高。“所谓‘影感’,换一种更粗暴的说法,就是现在的短剧看上去没那么low了。”屠光浩认为这是短剧在近一两年中的最大变化。
横店作为老牌影视基地,迅速“自适应”了这种变化。
首先是场景。横店依托古装置景起家,但短剧爱拍办公室、别墅、欧式客厅等现代景。横店官方迅速下场,将部分面临转型压力的老园区,直接改造成了专门的微短剧拍摄基地。一些影视拍摄基地也拿出部分区域,改造成适应微短剧置景特点的拍摄场景。
新搭的片场数量更为惊人。除了前述的“青芒果片场”,数个短剧拍摄基地拔地而起。在一栋别墅里,一楼客厅在拍“豪门晚宴”,二楼卧室在拍“夫妻夜谈”,地下酒窖则在拍“黑帮绑架”,这是横店的常态。
其次是“人”。横店演员公会的大厅再次人满为患,每天都有近百名新演员接受岗前培训,领取演员证。这些人中多是冲着短剧入行的,他们被告知的演技核心是:情绪快、爆发力强。
“导演不跟你磨戏。他只要求你在30秒内,完成‘被羞辱-震惊-愤怒-逆袭-打脸’的全套情绪。”短剧演员刘奕彤告诉《中国企业家》。勤奋的她,日薪在短短一年内从300元涨到了1500元。而那些爆款短剧的主角,身价更是水涨船高,顶流短剧演员的日薪已开到了3万元以上。
“这里有完善的影视产业链和配套服务。”屠光浩说,“服化道、群众演员招募等环节,都可以就地对接,响应很快。”
横店迅速进化成了一座24小时运转的“流水线”,流程被压缩到极致:7天拍完、10天剪完、15天上架。拍摄计划按照场地严格划分,每个场地以小时计算使用时间。而一个拍摄场地,往往前一个剧组刚走,后一个就会立马入驻。
演员也如此。“每天清早,演员五六点起床,忙完妆造,九点开拍,晚上十二点收工。”黄裳说。
但这场狂欢,很快就因为高企的成本撞上了天花板。2024年上半年,现代微短剧的起拍成本已升至约60万元,古装剧由于更高的服化道费用,成本起点是80万元。并且随着头部演员的出圈,支出在持续上涨。
横店的优势反而成了劣势,这是不少从业者提到的一点,他们也开始了一场寻找性价比的“大迁徙”。
争做“短剧之都”
郑州,这座有着“米”字型高铁枢纽的城市,是过去短剧圈被提及次数最多的目的地之一。它的崛起,靠的不是影视基因,而是一种更“粗暴”的商业底层逻辑。
郑州短剧产业的主力军是跨界者,他们是原先从事信息流广告、电商直播的“郑州帮”,风格被形容为“贴地飞行”——不讲究艺术,只讲究转化效率和极致的成本控制。
他们发现短剧制作中的最大成本项——现代都市场景,在郑州几乎算是免费的。横店的“霸总办公室”是搭出来的棚,对应的租金也贵,而郑州有海量的写字楼、公寓和商场。
在这些实地建筑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短剧基地。嘉乐传媒负责人孟韬称,起步时没有所谓的影视基地概念,大部分剧组会租用售楼部,这种场景也能适配很多题材。
他周边很多朋友会咨询哪些酒店、豪宅可用。长此以往,短剧公司从最初还需要简单搭景,变成了场景共享,直到市场开始出现专业的短剧基地。-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