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30 | 来源: 网易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明明同为父母的宝贝,为什么男孩 " 承受的重量 " 更多一些?
实际上,男孩需要的能量天生就比女孩更多;而 " 强壮 " 和 " 苗条 " 两套审美标准,使得男孩相较女孩,更容易低估自身的体重与超标情况,以至于摄入过多能量 [ 3 ] 。
家长的爱也是 " 幸福肥 " 的温床之一。很多父母眼里,孩子有肉不叫胖,而叫 " 有福相 " [ 4 ] 。对婴儿肥的宽容,叠加传统文化的滤镜,助力了儿童青少年,尤其是男孩体重的集体超标。
学龄前儿童超重之最,不在北方
相比个头猛涨的学龄儿童,学龄前期的体重超标问题,常常被人忽视,以致埋下人生的伏笔。
这是因为,身体如何调节能量,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由早期的营养摄入决定的 [ 5 ] 。通俗来说,就是一个人如果小时候体重超标,可能会终生在超重的轨道上畅行无阻。
根据 2025 年《国际肥胖杂志》上的一项调研,五岁以下学龄前儿童的超重潮已然到来,仅 2019 年,体重超标的比例就高达 22.1% [ 6 ] 。
出人意料的是,全国范围内,湖南、香港和澳门成了学龄前儿童超重率最高的前三名。
尤其是湖南,这个以敢拼敢闯闻名的地方,在体重上的表现也格外勇猛——从 2000 年到 2019 年,省内学龄前儿童的超重率从 27.8% 涨到 32.8%,以远超平均值的水准保持全国第一。
研究预测湖南有望领先到 2030 年,届时超重率可能飙至 40.6%,相当于每十个小孩里,就有四个体重超标的。
湖南成了学龄前儿童最 " 重量级 " 的省份,或与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关。上述研究指出,当地辛辣油润的口味偏好,可能是体重上升的诱因之一 [ 6 ]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