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31 | 來源: 壹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圖源:小紅書評論區截圖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大家看多了精心包裝的地名,“大禿頂子山”這樣接地氣的名字,恰恰保留了壹種原生態的粗糲感。
而且,東北地區也並非都是“俗名”,東北的地名是多元、豐富的,其中本就有不少富含詩意的地名。
比如牡丹江,它並非因種植牡丹而得名,而是源於滿語“穆丹烏拉”,“穆丹”意為彎曲、曲折。漢語在音譯時,巧妙地選用了“牡丹”這壹意象,讓壹條大江的名字瞬間變得優雅。
還有伊春,這座被譽為“林都”的城市,其名源於滿語“伊春”,意為“衣料皮毛”,直觀反映了此地昔日豐饒的物產。這個名字聽起來溫和秀麗,仿佛自帶森林的清新氣息。
不管是雅化還是接地氣的地名,游客真正在乎的並非名字本身,而是旅行中真實的體驗——美麗的風景、合理的花費,才是吸引人的根本。
只要景色動人、物價友好,無論地名雅俗,都會迎來懂得欣賞它的旅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