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3 | 来源: 我是夜读君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唐朝政府不得不颁布法令“禁卖良口,使任从所适”,严禁买卖人口,并命令家中有新罗婢者一律遣散,让她们返回故乡。
然而这一政策却导致许多新罗婢陷入“有老弱者栖栖无家,多寄傍海村乡,愿归无路”的困境。
最终,唐穆宗下令:沿海各州县只要确认是新罗人且愿意回乡的,当地政府必须提供船只送其回国。
尽管官方明令禁止,新罗婢的风气在宋代仍再度流行,只不过换了个名称——“高丽姬”。
三、菩萨蛮:如菩萨般的异域舞姬
“菩萨蛮”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源自她们独特的造型——梳着高髻,戴着金冠,身披缨络,宛如菩萨下凡。
她们来自一个叫“女蛮”的小国,女蛮国国土面积狭小,实力极弱,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它想要生存下去,就只能寻求大唐的庇佑。
为了讨好唐朝皇帝,女蛮国可谓是绞尽脑汁,不时进贡珍品,其中就包括这些装扮奇特的歌姬。
这些女子不仅外表华丽,更能歌善舞,她们组成的“菩萨蛮队”在长安引起轰动,乐工特此为她们创作了《菩萨蛮曲》,后来这一曲调演变为著名的词牌名《菩萨蛮》。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菩萨蛮》词中写道: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通过对女子容貌、服饰和神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慵懒而又迷人的风情,让人不禁联想到菩萨蛮的美丽与妩媚。
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这三类特殊的群体,从不同侧面映射出唐朝的盛世图景:国力强盛、文化多元、交流频繁。
然而当我们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在惊叹于大唐的开放与繁荣之余,也不免为这些被物化的生命感到唏嘘。-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