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3 |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留学生 | 字体: 小 中 大
《重启人生》剧照
叶知和实验室的其他人似乎是隔绝的,据她所知这也不稀奇。她隔壁实验室里中国留学生占到了一半,中国学生和日本学生的社交圈也几乎是泾渭分明。两个月前,叶知到瑞士参加学术会议,才久违地感受到了“活人感”。她才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很快就和欧美的同学搭上话,聊一些生活琐事,这在她和和日本同学相处中是很难做到的。
成年后融入一个国家的文化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文化背景是很多人在真正进入前很难具体想象的事情,但对于现实生活又无孔不入。”周昊说,日本社会的人际关系、相处方式,以及有些让人透不过气的隐形压力,在一个外国人试图成为其中一份子时,会变得格外强烈。
孙悦也曾在读研时遭遇不愉快的导师和研究室气氛,但也在一个就业指导的公益组织里,得到了一个素不相识的日本学姐非常细心的帮助。没有任何报酬,这些学长学姐晚上十点也抽出时间陪她练习面试,还帮她改了很多版文书。这让她对曾经诟病的日本前后辈文化产生了改观。
孙悦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社交模式。她在与同事保持互不打扰的距离,但她其实很爱交朋友,建立了自己的社交圈,大多是中国人和外国人,日本朋友很少,她也不强求。在澳洲的生活让孙悦认为,所谓的“融入”是一个伪概念。相比日本,澳洲是一个更多元化的社会,但也有很多人一辈子只在自己狭小的社交圈里生活。作为外来者,她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去刻意融入一个让自己并不舒适的圈子。
《青春之旅》剧照
博士毕业的叶知找工作也并不顺利。她的日本同学毕业后都非常均匀地分布在日本最大的两家药企,看起来一投一个准,这让她错估了找工作的难度。她和周围认识的留学生投给这些顶尖药企的简历,几乎都是一轮游,连简历关都没过。后来她看到了公示,一家公司第一批招的50个学生里,只有一个是外国人。叶知同时投了8家顶尖的制药公司和医药咨询公司,最后一个面试邀请也没有收到。
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的神话并不完全适用于留学生。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4年的报告,日本的国际学生在毕业后 5 年内留在日本的比例为 30-40%,这一比例高于包括瑞士、荷兰、英国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但低于加拿大和德国。叶知周围留在日本工作的中国学生,大多降低了岗位预期,选择腰部的制药公司就业,其他则选择了回国。
日本的收入也没有达到许多人的期待。在日本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叫做“新卒”。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24年度《工资结构基本统计调查》,日本大学毕业新卒的平均起薪约为28万日元/月,平均年收入约在350万日元左右(税前),大约17万人民币。孙悦所在的外企属于比较热门的IT行业,与她同期入职的同事税前年薪在600万日元左右,税后大约23万人民币。
叶知即便是以博士学位找到工作,年薪也在500万日元左右,与叶知的预期相差甚远。据她所知,她在国内博士毕业的学长在药企工作,年薪也在30到50万人民币。日元贬值带来的不只是学费的下降的利好,还有毕业后工资下降的现实问题。由于日元贬值,孙悦毕业后的工作收入也跟着缩水,而澳洲却在涨薪。
疫情后,周昊接到了更多已经工作了两三年,或四五年的“社会人”的咨询。他们有很多人都在外人看来收入不错的公司,工作也很体面,但他们急迫地想通过留学改变自己的疲于奔命的生活,甚至脱离原生家庭的掌控。每当遇到这样的客户,周昊一般都会建议对方先去日本旅游体会:你真的了解日本的现状吗?了解在日本生活的感受吗?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