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3 | 來源: 皮皮電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好萊塢 | 字體: 小 中 大
以狗狗為主角的電影有哪些?
相信很多人會想到《忠犬八公物語》,或者它的美國版《忠犬八公的故事》。
若是想找壹部以狗為主角的恐怖片,最知名的當屬斯蒂芬·金的《狂犬驚魂》。
但那部電影裡把壹條獵犬塑造成嗜血如命的凶殘怪物,著實令人恐懼,並有符合狗狗在大眾心目中忠實、善良的印象。

今年又有壹部以獵犬為主角的高分恐怖片《好狗狗》,受到影迷關注。
因為它不再把狗當作“恐怖怪物”來塑造,而是嘗試以狗狗的視角,來講述壹個忠犬為保護主人,與惡靈搏斗的恐怖故事。
導演本·萊昂伯格此前只拍過幾部短片,他拿自己養的壹條名為“印第”的獵犬,訓練了3年時間才投入拍攝,前後花了400多天時間才完成電影。
影片在爛番茄網站的新鮮度達89%、爆米花指數82%。
且以極低的制作成本,全球收獲票房694萬美金,可見歐美國家的觀眾都拾分喜愛。
到底影片質量如何?今天皮哥就來給大家聊聊。
01、
影片開始於壹個清晨。
睡夢中的獵犬印第,被壹陣手機的震動聲吵醒。
手機響了很久,印第的主人托德(肖恩·詹森飾演)都沒有接電話,因為他已經安靜地死去。
而這通電話正是他的妹妹薇拉打來的。
鏡頭拉回到過去,印第剛斷奶不久,就被托德收養。
這壹人壹犬親如“父子”,成了彼此心靈的寄托,共同度過無數段快樂的時光。
直到托德的身體出了問題。
他得了慢性肺炎,健康狀況每況愈下,頻繁的住院和藥物作用,使他變得越來越虛弱。
當預感到自己的病情已無力回天,托德獨自帶著印第,驅車離開醫院,前往已故祖父留下的鄉下老宅。
半路上,當托德下車與薇拉通電話時,留在車上的印第卻隱約見到車後窗上映出壹個黑色的人影。
印第立刻就變得拾分警惕。
當車子在老宅屋前停下時,它也表現得非常抗拒。
敏銳的嗅覺使它意識到,這間屋子帶著詭異的氣息,和某種神秘的力量。
但托德並沒有發現屋內的詭異,他只是簡單收拾了壹下,便住了下來。
晚上百無聊賴時,使翻出祖父珍藏的自拍錄像帶,用放在客廳的老電視機播放這些錄像。
影像中的祖父性格孤僻,不擅長與人交往,喜歡獨處,養著壹條叫班迪特的獵犬。
每天的消遣就是與獵犬互動,並用攝像機記錄下自娛自樂的生活畫面。
因為到最後祖父正是在這棟老宅中悄然死去,老宅便成了村民們口中的“鬼屋”和“凶宅”。
印第也感覺到屋子的不尋常,它每天都在屋內不停亂轉,用鼻子嗅探每個角落。
它總是感覺到壹直跟著他們的黑影,總是躲在陰影的角落,隨時准備伸出黑手對它發動“攻擊”。
而祖父身邊的那條獵犬班迪特的亡靈,也在屋中憑空出現。
並且指引印第爬上贰樓,在衣櫃底下發現壹條紅色的圍巾,正是系在班迪特脖子上的那壹條。
印第也曾看到祖父臨死前癱坐在沙發椅中的樣子,還看到那只污穢的大手正向祖父逼近。

每當睡著時,印第也開始頻繁做夢。
在夢裡那個黑色人影帶著滿身的泥土和污垢,總是從門後突然顯現出來,並向它伸出黏濕的手掌。
它隱隱意識到,黑影的目的,就是想把托德從它的身邊奪走。
與此同時,托德的狀況也變得越來越不樂觀。
病痛的折磨使他瀕臨崩潰。
他已經放棄努力,經常很晚才歸家,且總是喝得酩酊大醉,回到家裡倒頭便睡。
這時候的托德極其虛弱。
他變得異常暴躁,且開始咳血,手臂上輸液留下的針眼也在不斷往外滲血。
而躲在屋中的黑影也總會在此時乘虛而入,伸出大手向托德和印第發動攻擊,令印第不堪其擾。
甚至有壹次印第在深夜被樓下的響動吵醒。
它循聲下樓,發現托德正低著頭站在壹扇門前,用頭機械式地撞擊壹扇門板。
動作拾分僵硬,既像夢游,又如同失魂落魄壹般。
直到印第上前用頭輕輕蹭他的手臂,托德才幡然清醒過來。
且臉上露出困惑的表情,似乎對剛才發生的事完全沒有印象。
情況正變得越來越嚴重,印第意識到潛伏於屋中的黑影,想要把托德從它的身邊奪走。
危機正不斷地逼近,而印第也決心不惜壹切,為了守護自己的主人,與潛藏著的黑暗力量對抗。
02、
影片最為特別之處在於,導演本·萊昂伯格不是像傳統寵物電影那樣,站在“人”的角度來敘事,把“狗”作為電影中的角色。
而是把鏡頭刻意拉低到與“狗”平行的視角,來呈現“狗”眼中的世界,把主導權交給“狗”。
為此,萊昂伯格導演采用低機位鏡頭來拍攝,又刻意把周圍環境的音效放大,把“人”面孔虛化這些手法,把“狗”的眼裡看到的,來鼻子聞到的呈現在觀眾面前。
正因如此,印第所看到的屋中詭異的現象,其實它比人類更為靈敏的嗅覺,在“眼”中的視覺呈現。
比如在屋中看到已經死去的獵犬班迪特和祖父坐在沙發上的身影,其實是它嗅到了班迪特和祖父留在屋中的味道。
而印第看到的潛藏在屋中的不懷好意的黑影,正是彌漫在屋中的死亡氣息,也可以解釋為漸漸向托德逼近的死神。
因此當托德身上的病越來越重,身體也越來越虛弱時,黑影也越來越頻繁的出現。
也許有人會驚歎於獵犬印第表演的精准。
它似乎像專業的人類演員那樣,具備豐富的表情,能完美駕馭各種演繹手法。
實際情況是,萊昂伯格導演和妻子花費3年的時間,通過對環境的渲染,和對印第的細致引導,耐心捕捉它的本能反應和表情變化。
影片的對白極少。
觀眾通過托德與妹妹薇拉的對話,以及托德和印第在壹起時的自言自語,來構建整個故事。
而其中很大壹部分情節,都是靠我們自行“猜”和腦補的。
如此刻意的隱藏信息,正是要觀眾能以“狗”的理解,從“狗”的視角來看待周圍發生的壹切。
片中也壹直都在利用大量的靜物拍攝鏡頭,來呈現屋中和屋子周圍的環境,利用燈光和聲效,來反映所處在如此環境中的人物此時的心境。
比如窗外壹直下個不停的雨、昏暗的燈光、和潮濕的屋中環境,總會讓人感到心神不安。
由於印第的嗅覺、感官都比人類靈敏,它看到的世界也遠比我們看到的更“誇張”、也更“恐怖”。
所以屋中的獵犬班迪特、祖父和黑影,這些“亡靈”的頻繁出現,也都是印第看到的,比我們人類能看到的更多、更豐富的眼中世界。
觀眾跟隨印第的每壹次警惕凝視、每壹聲吠叫和嗚咽、每壹個護主的舉動,逐步拼湊出整個劇情,並發現導演真正想要表達的主題。
實際上萊昂伯格正是借用恐怖片的外殼,來講述人與狗的真摯故事。
每當面對生離死別時,我們人類會傷心難過,而寵物們又何嘗不是?
正如片中的印第拼命護主,即使它並不理解主人做的每件事,即使所做的每次努力都是徒勞,它也會義無反顧。
03、
實際上影片的節奏緩慢,對白又少,Jump Scare鏡頭並不多,其觀感更偏向於文藝片的表達。
因此很多內地觀眾會覺得“無聊”和沉悶,這也是影片在豆瓣上分數不高的原因。
但從“狗”的視角講述故事的拍攝手法,且導演萊昂伯格和妻子費歇爾耐心訓練他們的愛犬印第,又拍攝了3年才完成,此前並沒有人做到過。
因此《好狗狗》於今年3月份在西南偏南電影節上首映時,就因為如此獨特的表現手法,引發觀眾和影評人的關注。
印第還因此榮獲該電影節“Howl of Fame”最佳犬類表演獎。
知名媒體IndieWire將影片列為“年度最佳恐怖片之壹”。
《聖荷西水星報》盛贊:
“這部《好狗狗》既令人心碎又令人毛骨悚然,這要歸功於導演和他的愛犬。另外:此片很嚇人,但並不血腥。”
每日野獸網亦稱:“這部影片在美學上的獨創性與片中狗狗那令人印象深刻、富有表現力的表演相得益彰,是壹部成功證明其核心設定的驚悚片。”
10月份上映後,不僅影評人給出了正面評價,歐美觀眾也非常喜歡,爛番茄網站開分(新鮮度)壹度高達95%(後回落至89%);MTC綜合評分71分;IMDb網站6.3分。
然而在豆瓣上評分6.0也確實有點低,原因在於內地觀眾對於其“愛犬與鬼怪PK”的期待,與實際觀影的落差,和東西方文化語境的不壹樣。
在我國,狗肉食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
西方文化中,狗被認為“人類忠實的朋友”,這種認同感在我們的文化中並不存在。
特別是近年來,寵物市場上養貓的比例逐年增長之下,寵物狗在國民心目中的地位也並不算高。
因此,影片中所要表達的人與狗之間深厚的感情,對於我們內地觀眾來說,也比較難產生共情。
但我們亦不能就此否認影片在敘事方面的開創性。
若從恐怖片的角度來審視,影片始終以狗的視角來展開故事,這種獨特視角的創新,為類型片注入了新意。
能讓那些愛犬人士很快接受,並沉浸其中,為印第和托德的命運遭遇擔憂,屏息凝神看下去。
而且,影片也沒有為了市場而妥協,把故事往“愛犬打敗妖魔鬼怪”的商業片道路上走。
而是在“狗”的有限感知維度內,呈現其眼前發生的不可理解之事,並以此令觀眾產生困惑和恐懼。
隨著影片後半段逐漸揭曉的謎底,觀眾才恍然大悟——
原來隱藏在老宅中的黑影,是前來帶走托德生命的“死神”;而印第所經歷的種種遭遇,實際上是它與托德的生死離別。
至此,影片所要表達的那種人與狗面對生死離別的遺憾與無力感,便代替鏡頭呈現的恐怖表象,直擊人心,使觀眾由心底產生莫名的寒意。
04、
皮哥在看片之前,確實以為這是講述“狗狗大戰惡魔”的爆米花爽片,卻沒想到這是披著恐怖片外衣的文藝電影,且其中飽含的深情也令人動容。
令人欣慰的是,影片最後,印第被薇拉接走,離開了托德與祖父安息的老宅,踏上新的“狗生”。
如此處理使這個人與狗的面對生離死別的傷感故事平添壹絲暖意。
生命總有終點,但愛與忠誠的故事,卻能以另壹種形式得到永恒。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