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3 | 来源: 今日特读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纽约新闻 | 字体: 小 中 大

核心制胜点一:超越魅力的“组织战”与“新媒体战”
多家分析机构都指出,如果将马姆达尼的胜利仅仅归功于“个人魅力”,那将是一个严重的误读。
这场胜利之所以让政治精英们措手不及,正是因为它颠覆了传统金钱政治规则。
《雅各宾》和《独立月报》均着重强调了“纽约市民主社会主义者联盟”(NYC-DSA)在选举中扮演的支柱角色。马姆达尼的胜利,首先是组织化、高度纪律性的草根运动的胜利。NYC-DSA为他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庞大的选民数据库,以及通过“挨家挨户敲门”建立的传统动员能力。(相关报道:雅各宾 | 佐兰·曼达尼的市政社会主义,还得向拉丁美洲"抄作业"独立报 |“排斥式新闻学”失灵了?纽约“社会主义”黑马如何冲破1%的媒体围剿)
更为关键的是,马姆达尼巧妙地利用了同理心和务实能力,将民主社会主义的理念,包装成了一套解决“生活成本危机”的具体方案。他没有空谈抽象的“阶级斗争”,而是将理念转化为“冻结租金”和“免费公交”这样直白的口号。后者甚至成了他与选民在集会上标志性的互动(当他高呼"Freeze the…",人群会默契地回应"Rent!"),这最直接地回应了纽约市民当下迫切的经济焦虑。
《纽约客》写道,在马姆达尼早期的竞选视频中,一个最广为流传的片段是:他主动与特朗普的支持者交谈,探寻他们为何因生活成本而转向特朗普,并展现了“多倾听,少说教”的姿态。
正是他这种充满同理心、好奇心的“快乐民粹主义者”的形象,与特朗普“非黑即白”的愤怒动员形成了鲜明反差。
核心制胜点二:从“阶级”到“身份”的政治叙事重构
马姆达尼的成功,还在于他将“阶级政治”与“身份政治”进行了一种巧妙的结合,而这恰恰是特朗普时代最容易引爆的议题。
《纽约客》深入挖掘了马姆达尼的背景:他生于乌干达,母亲是知名电影导演米拉·奈尔,父亲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着名后殖民理论学者马哈茂德·马姆达尼。(相关报道:纽约客 | 纽约政治的“局外人”:激进派新星马姆达尼,正让华尔街和白宫同时头疼)但他并未被这种精英背景所束缚,反而将其转化为一种独特的“权力”。
作为纽约第一位穆斯林市长候选人,他没有回避自己的宗教和移民身份,而是在巴勒斯坦问题、反仇恨犯罪等议题上采取了极其鲜明的立场。着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文章指出,他因批评以色列在加沙的“种族灭绝”行为、支持BDS(抵制、撤资、制裁)运动而饱受攻击。在一次深夜秀上,他甚至被要求对“哈马斯”做“点赞或点踩”的表态。特朗普更是威胁要“逮捕”他。(相关报道:布鲁金斯学会 | 复盘马姆达尼的纽约奇迹与三重挑战)-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