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4 | 来源: AI故事计划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生意的本质,就是满足需求。作为最早一批入局者,我察觉到了这股商机。开始尝试在机器人厂商和企业客户之间穿针引线,做那个缝合两端需求的“中间人”。
做机器人租赁之前,我原本是一名电商从业者,人工智能与我的生活几乎没有交集。直到今年3月,我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一场直播。
直播间里,主播操控着一台宇树机器人,只是让它简单的在地上行走、上床平躺,就吸引了近万人围观。
我查了查资料,才知道宇树机器人是今年春晚的“明星”。它们穿着大花袄跳舞、打滚、转手绢,一夜之间成了全民话题。那一刻,我意识到,这或许是个巨大的风口。
私信主播后,得知那台机器人型号是宇树G1,官方售价9.9万一台,但要等两个月才能交货。主播手里有现货,但要昂贵很多,售价18万一台,若选择租赁价格是1.2万一天。
我立刻意识到,现货在这行是稀缺资源。能拿到机器人的人,就像掌握了淘金的铲子——既能高价出租,也能倒卖赚差价。
我没有立刻买机器,决定先试着做中间商,倒卖一单看看行情。
我模仿同行,在网上发了一条“宇树机器人租赁服务”的帖子。两天后,就接到一家商场的活动咨询。他们的要求很简单:让机器人站在门口挥手迎宾,报价9000元一天。
我爽快接下,又立刻发帖找人接单,打算以7000元的价格外派给有现货的同行。这一单不为赚钱,只为摸清行业链条的每个环节。
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我被拉进了一个全国性的机器人租赁群。群里聚集着各地业务员,消息更新灵通。进群当天,一个杭州的同行就接下了我的订单,并邀请我去他公司实地查看机器。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机器人“本尊”。
一个带轮的黑色箱子被推到我面前,宇树机器人弯着腿蜷缩在里面,两只脚搭在肩膀上,看起来有些滑稽。
工作人员取它出来的过程,像是在抬一个沉睡的人。四个员工分抓四肢,还有一人托着头,几人齐力把它放到地上,调整好姿势,按下开机键。
两分钟后,刚刚还“毫无生气”的机器突然亮起了脸部灯光。它先是微微蜷腿,继而撑地起身,像被注入灵魂般自己站了起来。紧接着,它朝我走来,步伐稳健、气势逼人。
我被震撼了。
后来我请那位同行吃饭,系统地学习了一遍机器人的操作流程。原来,宇树机器人分为基础款和二次开发款。前者只能做挥手、握手、转身等几个标准动作;后者则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行为脚本,售价自然更高——当时官方报价24.9万一台。
但无论哪一款,操控都比较简单,只需通过遥控器下达指令,就能完成整套动作。
我意识到:这一行的技术门槛没我想象的高,关键在于谁能抢到订单。
我在电商行业摸爬滚打近十年,对互联网投流、引流逻辑再熟悉不过。粗略算了下,当时机器人租赁的市场价约一万元一天,接十单左右就能回本。于是我立刻在宇树的线下官方门店下了订单。
等待机器交付的两个月,我继续做中介接单,一边熟悉业务,一边积累资源。当时每台机器人的租赁价稳定在一万元左右,机器狗的租金则在三千上下,且能拿到现货。我便又入手了四台机器狗组合接单。
那段时间,订单源源不断。平均两三天就能接到一单,靠着差价,我一个月能赚三四万。
图 | 阿猛的机器人在西安长城文化节演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