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4 | 来源: 军武次位面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德国 | 字体: 小 中 大
▲贡德雷明根核电站爆破
然而与中国数千公里之隔的德国,却在几乎同一时间对国内最大的一座核电站,贡德雷明根核电站的两座冷却塔实施了自爆。这座核电站曾是德国历史上最大的核电站,总装机容量2800兆瓦,供应过全国5%的电力。然而在德国“能源转型”政策的推动下,核电行业如今已经被彻底毁灭。
德国从2000年开始启动核退役计划,原定于2022年关闭所有的核电站。2010年政策略有反弹,但是2011年日本(专题)发生了福岛核电站事故,引起了德国社会的高度恐慌。虽然福岛的事故本身并不严重,是多重人祸因素叠加的结果,但是这并不影响德国所谓环保人士的政治正确。随后社会运动党和绿党不断运作,德国退核的进度开始不断加快。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德国陷入能源短缺,政府曾一度试图延长最后3座核电站的运行时间,但最终还是抵不过社会的舆论和民粹主义的冲击。贡德雷明根核电站也因此于2022年1月正式关闭,如今完成了爆破。
▲福岛核事故人为问题也不小
德国民众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曾出现过核恐慌情绪,但那时核电站技术本来就不算发达,切尔诺贝利事故,更是让德国民众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产生了极度恐慌情绪。但没想到的是,明明已经进入到了21世纪,在核能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人类完全有能力利用核能为生产和发展造福的情况下,德国人明明手里捏着不错的技术,却被民粹主义完全绑架了。
在德国绿党看来,国家发展才需要有核电站,核电站的存在有存在安全隐患。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并不是什么改进核电站技术,而是直接不要建核电站,不要发展。其实不止德国,众多的欧洲国家都已陷入到了这种逻辑的怪圈。从今天的角度看,德国近30年几乎都没有太大的发展,虽然总体GDP还有优势,但普通民众的生活与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区别不大。这不仅是中国正在高速追赶,更是德国自己在原地踏步。两种因素的叠加,让中国的进步显得更加明显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