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5 | 来源: BBC中文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特朗普 | 字体: 小 中 大
因此,近年来,美国多次表示稀土不仅攸关经济策略,更是该国战略安全的核心。特朗普强势回归白宫不久后,便透过毫不掩饰的声称想要拿下“格陵兰”,以及施压乌克兰稀土交易的举措等等,表达争夺这项资源的野心。
图像来源,BBC / JONATHAN JOSEPHS,稀土要“商业化分离”就是要在大规模工业生产里,把矿石中17种性质几乎相近的稀土元素,一个一个分出来,而且纯度要高到99.9%以上。
特朗普在与习近平碰面前夕的亚洲各国访问时,更彰显他希望与各国一同建设稀土产业链的欲望。特朗普近日的亚洲行,与澳洲及日本签署合作协议,均试图打破北京目前对稀土供应的牢牢掌握。合作不仅限于双边,还扩及多边框架。
譬如,10月20日,特朗普与澳洲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在白宫签署了关键矿物框架协议,双方各投资10亿美元,用于扩大稀土开采与加工,日本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也迅速加入这场合作行列。高市内阁宣布除了同澳洲共同投资稀土矿的开发,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与特朗普的会晤,双方不仅讨论防卫合作,还强调稀土供应链的多元化。在此之前,特朗普还同马来西亚签订了一个重要的稀土加工协议,强化联盟并推动加工设施投资。
此外,欧盟亦注入公帑,欧盟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日前表示欧盟将透过“关键原材料法案”(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与美国合作,建立联合开采基金,目标在2030年前将中国稀土依赖度从80%降至50%。
在美国国内,特朗普透过进出口银行拨款2亿美元贷款予稀土开发商“RE合金”(REAlloys)公司,加速内华达州的本土精炼厂建设,同时与日本建立框架,共同开发开采与加工供应链。
这些努力虽面临时程长、成本高的挑战,但标志着美国从被动依赖转向主动“弯道超车”的野心,旨在建构独立于中国的全球供应网络。美国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今年发表的报告剖析称,美国稀土自给率希望在2030年,从15%提升至60%。
今年5月,澳洲莱纳斯公司位于马来西亚工厂成功量产氧化镝(Dysprosium oxide),成为中国以外全球首个实现重稀土商业化分离的设施,引发全球瞩目,但目前的产量规模仍然有限。
特朗普的联盟策略扩及多国,新的西方稀土产业链被媒体称为“稀土北约”,旨在对抗中国在稀土的霸权地位。
但是,尽管特朗普强调这是针对中国垄断的“经济独立宣言”,但外界仍然质疑“稀土北约”是否能够完善搭建起来,是否足以与中国抗衡。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章乐汉教授向BBC中文解释,加工和精炼仍是最大的瓶颈。他强调,“这些步骤极难克服,原因是它们需要大量制程专业知识和设备(以及规模),这是全球许多国家都缺乏的技术”。
台湾高雄科技大学海洋环境工程系廖柏霖助理教授同样强调,稀土要“商业化分离”就是要在大规模工业生产里,把矿石中17种化学性质几乎一样的稀土元素,一个一个分出来,而且纯度要高到99.9%以上。他告诉BBC说,“这不是用几个实验室设备就能做的事,要靠上百级的溶剂萃取塔、极严格的制程控制,才能稳定生产。”
廖教授还举例,商业化分离之后还有第二关“金属量产”,便是如何把那些分离出来的氧化物还原成金属或合金(例如:钕、镨及镝等),用来做永久磁体或其他高阶材料。这部分要用到像“熔盐电解”这种高技术程序,还要顾及能耗、杂质控制及回收率等参数,难度非常高。-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