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5 | 来源: 真实人物采访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德国 | 字体: 小 中 大
15岁,我回到了牡丹江,从初一读起。
由于停了几年学,成绩自然也不好,好在中考我通过体育特招,进入牡丹江第二高级中学。
高三那年我本来可以凭借体育特长,进入哈尔滨师范大学,但我不想当老师就没有去。
我埋藏心底的足球梦其实从没有熄灭,这时我萌发了出国的想法,想出去看看有没有更多的机会。
爸爸一如既往地支持我,花了七八万给我在北京语言大学报了一个出国培训班。
当时我爸爸在北京当群演。我从没有问过爸爸的梦想是什么,只知道那时候当一天群演的工资只有50块。
我爸做了那么多年生意,就算商行没有出路了,他也一样可以转型做其它生意,但却选择了完全陌生的电影行业。这不是为了梦想又是为了什么?
我去北京以后偶尔会替爸爸给剧组递资料。
剧组的工作人员一看资料,就说:“是老范啊,以后不用递资料了,他这么敬业认真的演员,我们有机会一定会主动联系他的。”
这样的话令我深感自豪,爸爸只是一个群演,却用自己的认真努力让整个北京电影圈的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这也激励了我对生活对梦想的认真执着。
只可惜,在北京语言大学读了一年,我的英语水平并没有得到大幅提升。
因为这一年的时间几乎都在给学校踢大学生足球联赛。
申请留学的时候,我本来申请的是新西兰,却阴差阳错去了马来西亚。
2012年,我来到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入读世纪大学酒店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
一边学习一边打工赚取生活费。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酒吧,因为英语基础差,只能在后台打啤酒。
后来结识了一位菲律宾朋友,他对我十分关照,主动教我学英语。我的英语水平才有了突飞猛进,工作岗位也从后台调整到了前台。
(在马来西亚餐厅打工)
后来我通过教会认识了一位上海人,在交往中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热情邀请我教他家孩子汉语,又因为他孩子爱好足球,我除了教孩子汉语还教他踢球。
因为和他们一家关系融洽,这份私教工作我做得十分开心。
但小半年之后,他们家移居新加坡,我不得已结束了我的第二份工作。
我的第三份工作是在一家米其林餐厅,我的认真踏实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很快从普通的服务生升到主管。
薪水也十分可观,前后赚了大概有10万多人民币。
我用这笔钱给爸妈买了一堆礼物,然后几乎玩遍了东南亚各国,眼界更加开阔。
我在马来西亚几年的生活相当充实,除了学习、打工、旅游,当然还离不了踢球。
当时和我一起踢球的是学校里的一些非洲朋友,在和他们踢球的过程中,我再次认识到天赋的差异。
他们似乎永远都不会累,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是我根本赶不上的。
而他们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仅凭球感就能踢得很好。所以,在天赋比不上人家的时候,唯有更加刻苦努力。-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