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5 | 來源: 每日人物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賺錢,從來不是壹件按部就班的事情。壹群年輕人正在無人關注的角落,悄悄開辟屬於自己的財富路徑。
他們不再執著於寫字樓裡的職位,而是轉身投向那些看似“不入流”的小眾賽道——在路邊支起的糖葫蘆小攤,為寵物設計新中式服裝,將明星小卡賣到歐洲,甚至把中國人眼中的“丑東西”變成海外爆款。
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生意,為他們掙得了人生的第壹桶金。當大多數人還在焦慮內卷時,他們的故事證明:賺錢不壹定非要追風口,找准壹個小生意,把它做深、做透,小錢也能穩穩地滾成大錢。
奶皮子糖葫蘆火了,壹小時賣200串
小石 00年 女
最近奶皮子糖葫蘆火了,我家附近的商圈卻沒人賣。我連夜下單買了材料——熬糖鍋、竹簽、包裝袋壹到貨,第贰天就開幹。從冒出念頭到動手,沒超過24小時。
說出來可能沒人信,我壓根沒專門去學。以前做教育機構銷售,天天被KPI壓得喘不過氣;後來辭職擺過烤生蠔攤,生意也壹般。這回就憑網上看到的幾張圖,照著買材料“照葫蘆畫瓢”,沒想到真做成了。
啟動成本挺低,工具加包裝材料壹共才300多塊錢。不過在定價上我琢磨了很久,最後定了叁檔:基礎款的山楂糯米12塊,水果款16-18塊,最貴的奶皮子系列賣20-22塊。奶皮子確實是原料裡最貴的,從壹張17塊漲到了30塊,而且壹張只能做肆串。光這壹項,壹串的成本就要7塊多。再加上青提、草莓這些本來就不便宜的水果,還有糯米、糖和包裝,算下來每串成本就要拾贰叁塊。我賣22塊,真就是賺個辛苦錢。
第壹天出攤,我心裡直打鼓。只做了40多串,扁山楂糯米、青提幹噎奶皮、草莓幹噎奶皮、菠蘿蜜糯米,每樣都不敢多做。把車推到商圈門口,剛把“奶皮子糖葫蘆”的牌子立起來,就有人圍上來看。結果不到拾分鍾,全賣光了。收攤時數了數,950塊,淨賺300多。
從第贰天起,我就建了顧客群。每天固定50串接受預訂,保證熟客能吃上,剩下的現場賣。現在每天串180串左右,最高紀錄做到213串,排隊都要等上40分鍾才能買到。每天工作節奏拉滿——早上九點開始備料,洗水果、控水、擦幹,給山楂去核,每個步驟瑣碎卻關鍵,壹直忙到傍晚六點半出攤,通常壹小時就賣完收工。
看到我家生意好,商圈裡又冒出肆伍家競爭對手。我現在定價在12到22元之間,再貴就賣不動了。我這旁邊有學校,小孩多,價格壹高大家就不來了。要是還有人嫌貴,我直接送他壹串嘗,告訴他不好吃不要錢。有個老顧客壹次買了16串,說就認准這口了。
現在擺攤的收入比打工強太多,以前月入叁肆千,現在每天淨賺幾百塊。雖然累得覺都不夠睡,但每晚數錢的時候心裡特別踏實。顧客誇贊帶來的滿足感,真是多少錢都換不來。
要說有什麼秘訣,可能就是看准了就幹,幹了就盡全力。我雖然沒正兒八經學過做糖葫蘆,但對品質很有信心。聽說別家為了裹糖方便不洗水果,但我家每晚必定把每顆水果仔細洗淨、控幹、擦淨,山楂也是壹顆顆去核。
前幾天生意實在忙不過來,我想招個有經驗的熬糖師傅,時薪開到兩叁百元,卻壹直沒招到合適的。沒想到現在熬糖倒成了我媽的絕活——她跟著抖音視頻學了叁天,現在熬得比老師傅還穩。
其實熬糖是最關鍵的壹步,火候稍差壹點,糖就容易返砂,整鍋就廢了。這也是為什麼網上很多人想自己復刻糖葫蘆,卻總是失敗的原因。
我每天還會花些時間在社交平台上發帖、互動。接下來我打算讓對象把烤生蠔攤重新開起來,而糖葫蘆這頭,我准備細水長流地做下去。畢竟,用心的味道,顧客壹嘗就知道。
▲小石的糖葫蘆。圖 /訪談者提供
給寵物做新中式,壹個月賣了8萬
Iris 98年 女
店裡已經兩個月沒出新款了,連老客戶都跑來催我,問我什麼時候能上新。
要是放在去年年底,我根本不敢相信,自己做的寵物服裝能這麼受大家歡迎。剛創業那會兒,壹個月能賣出40件我就高興得不行,現在回想起來,那時還趕著過年,其實不算多。
壹開始,我想給我家的長毛貓買個口水巾,結果發現不管在哪個平台,幾乎都找不到新中式風格的寵物服裝。即便有,質感也很差。市面上更常見的款式雖然像童裝,卻遠沒有達到真正童裝或嬰兒級面料的質量。
就在那時,做寵物服裝的念頭突然闖進我腦子裡。我在網上發帖詢問大家購買寵物服裝的痛點,才發現這個需求基數非常大——買的人多,但既舒適又有設計感的寵物衣服幾乎沒有。選擇做新中式,也是看中它的客單價高,未來如果做海外市場,也更容易建立競爭壁壘。
在做寵物服裝之前,我在培訓機構當音樂老師。音樂不像數學、英語那樣屬於培訓“剛需”,那時候我覺得壹個月掙兩叁萬就已經到天花板了。我剛來機構那年,壹個暑假還能招進來大幾百人,可等到我參與寒暑假拓客的大課時,來付費的學員已經很少了。我們壹度懷疑是不是課程體系出了問題,後來看了數據才明白:孩子越來越少,倒下的機構也越來越多。
裸辭之後,我只隔了壹個月就正式創業了。之前在機構上課時,我和不少家長關系不錯,很多家長聽說我辭職都挺舍不得,有人還特意問我最近在忙什麼。我把做寵物服裝的想法和他們聊了聊,結果有位家長給我介紹了壹位在淘寶做了4年寵物用品的老板,後來他成了我的合伙人。
這段時間,我每天上午都在忙訂單、處理售後、和制衣阿姨溝通進度,下午就全身心撲在新品設計上,死磕版型和細節,偶爾還得抽空維護社群熱度。新中式服裝特別吃設計,做得不好就容易顯土,所以我們壹直在反復調整打磨,以至於兩個月都沒有新款推出。
做寵物服裝和給人做衣服不壹樣。寵物更好動,會跑會跳會趴,動態姿勢多,不像成人那樣基本是靜態的。壹開始我們也照搬人的設計,比如把旗袍的滴水領直接用在寵物衣服上,結果發現它們穿上後活動很不自在。
就拿雲肩來說,最早設計成直領向上,但寵物壹低頭吃東西或抬頭玩耍,領子就卡脖子。後來我們反復調整,改成向外翻的荷葉領,前後試了大概10個版本,才找到既美觀又舒服的角度。其他細節也壹樣,比如公母款的後片設計不同,因為公寵生理結構特殊,前片不能太往後——這些都是根據寵物身形和動作習慣壹點點改出來的。
除了設計要貼合,尺碼也得靈活。我們現在有從XS到XXL共9個尺碼,還專門為德文貓、阿比西尼亞貓這類怕冷的品種開了特殊碼。平時會備壹些標准碼庫存,但要是客戶家寵物體型特殊,比如肚子特別大,我們也接定制,加50元,柒天左右能做好。
▲Iris專門為德文貓、阿比西尼亞貓這類怕冷的品種開了特殊碼。圖 /訪談者提供
今年伍六月特別難熬,訂單少到壹個月才10單。創業時我留了壹萬多的啟動資金,那時只剩最後500塊,我差點放棄去找工作。可就在最低谷時,轉機來了:小紅書上有博主自發分享我們的衣服,線下店也開始找我們鋪貨,最關鍵是“賈寶玉馬甲”這款爆了。
這款壹火,連帶其他衣服銷量也上去了,九月份我們賣了300多件,營業額沖到八萬多。
▲爆款“賈寶玉馬甲”。圖 /訪談者提供
寵物服裝也需要爆款,但爆款沒那麼容易出。就像拆解熱門視頻壹樣,我們會借助AI工具,把小紅書、淘寶、抖音上爆款新中式的數據抓下來,找共同點,研究大家為什麼願意為這個點買單。個人審美也挺重要,不過我還沒到專業程度,不然也不會為改新款死磕這麼久。
每件衣服發貨前我都親自檢查,確保沒有壹點線頭;客戶來咨詢,我會仔細問寵物品種、毛色、生活習慣,就像和朋友聊天。時間久了,大家不只是買衣服,更是買壹份情感寄托。
有位客戶之前失去了壹只狗,現在對新養的毛孩子特別上心,常發它穿新中式衣服的照片給我們,說像是對從前那個毛孩子的彌補。這樣的故事讓我覺得,做寵物服裝不只是壹門生意,更是在幫人表達愛。
當然,壓力從沒斷過。不過我不後悔選這條路,國內寵物經濟才飽和30%,機會還很大。只要用心做好設計、控制成本,比如自己拍圖、少囤貨、和制衣阿姨保持好關系,這個小眾賽道就能越走越寬。
也有人問,寵物為什麼要穿衣服?壹件兩叁百元是不是太貴?但願意為寵物買好衣服的人不會這麼想。之前壹位上海客戶來進了叁肆拾件,還說我們賣300元太低了,以這個質量,標800元都不算貴。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寵物就是家人。讓自家人穿得漂亮,本來就是壹種剛需。
在歐洲留學,明星小卡賣了3萬
幺幺鯉 04年 女
現在我人在美國,正追著我偶像的巡演。作為壹個學生,每月生活費加房租只有5000元,在國外,這點錢根本不夠我追星花。所以去歐洲交換那壹年,我整天琢磨的就是怎麼多賺點錢。
追星的人對“小卡”都不陌生。公司為了刺激銷量,通常會在專輯、寫真這類官方周邊裡隨機放入印有明星照片的硬質小卡。這巴掌大的卡片成本不高,但就因為隨機性和稀缺性,成了粉絲之間的“硬通貨”。
我開始賣小卡,是源於自己的收藏。2023年我迷上壹個韓國組合裡的成員,花400多塊從日本代購了壹張他的限定閃卡。那種帶閃的卡面在光下特別好看,算是我當時最貴的壹張收藏。後來去歐洲留學時,我順手把壹些不常帶在身邊的小卡掛上贰手平台,沒想到很快就有人來問。
這才發現,原來國內外小卡市場的喜好完全不同:國內粉絲搶的是特典卡、限定卡,歐洲人卻更愛普通的專輯卡。壹張在國內20塊都難出手的普通卡,在歐洲能賣到40塊。於是我開始有意識地從國內收卡,帶到歐洲賣,也幫朋友代賣,抽20%的傭金。
最誇張的壹單,是個歐洲買家,壹次就從我這買了幾拾張卡,總價兩叁千。那段時間我每天下午都在拍卡圖、寫描述、跑郵局。歐洲寄小卡超過20克就要重新計費,我常得掐著郵局開門的時間去櫃台溝通,現場打包貼郵票。雖然麻煩,但看著APP上的成交額壹點點往上漲,還是挺有成就感的。
▲幺幺鯉整理收藏的明星小卡。圖 /訪談者提供
不過說實話,我不算“炒卡”,更多是“回血”。國內卡市從2023年底就開始跌了,我也不囤高價卡,基本都是按收來的價格稍微加點就出。
壹開始玩小卡,也是覺得它保值。但其實,追星久了就明白,小卡本質是張紙,真正珍貴的是那段喜歡的心情。
除了賣小卡,我還接跑腿的活。有壹次在小紅書上刷到有人需要幫忙接貓,還報銷路費,我壹想,這不等於是付費旅游嗎?加上留學生活也確實無聊,我就接單了。雇主是個要回國的巴黎留學生,手續沒辦完,托我把她的緬因貓從坎佩爾接到巴黎,轉交給另壹個人。
我照顧了幾天貓,順便在坎佩爾玩了壹圈。對方除了報銷路費,還多給了兩叁千元作酬勞。有了這次經驗,後來我又接了肆伍單帶寵物的活。之後才知道,原來有人專門做跨國帶寵物,護照都飛爛了。雖然有人說這行有風險,比如怕寵物體內藏東西,但我接的單都是熟人介紹或平台有記錄的,也就沒那麼擔心。
後來我還接過幫人送藥、送下午茶之類的跑腿,壹單時薪100塊。也做過LV買手,壹個包賺25-30歐,配飾賺5歐。最誇張的是有壹次,壹個姐姐讓我買兩叁千的下午茶送去她男朋友的武術館,我才發現這世界上“不差錢”的人真是多。
▲幺幺鯉給客戶跑腿買LV巧克力,花了100多歐。圖 /訪談者提供
賣小卡壹年下來,我居然賣了叁萬元左右,加上這些零零散散的跑腿收入,幫我cover掉了追星的大筆開銷。比如飛去墨西哥音樂節那壹趟,光機票就肆伍千元,整趟下來花了壹萬多元。
現在回頭看,我好像壹直在用各種方式“邊玩邊賺”。賣小卡、跑腿、帶寵物,每件事都是從興趣出發,順便把錢賺了。我為什麼這麼想搞錢?其實很簡單,我不想全用爸媽的錢追星。而你若真的想做壹件事,全世界都會給你讓路——哪怕那條路,是從壹張小小的明星卡開始的。
賣丑東西給外國人,價格翻了幾拾倍
小怪 99年 女
我做了叁年室內裝修,眼見年輕人越來越不買房,行業越來越卷,心裡也跟著發慌。去年9月,我徹底轉行,開始把國內那些“丑東西”,或者說審美比較“復古”的商品,賣到國外去。
沒想到,壹個進價幾拾塊的寵物衣服,我在亞馬遜上能賺30多元;壹個不起眼的強光手電筒,壹單利潤就能過百元。最高光的壹個月,營業額接近兩萬美元,折算下來淨賺接近肆萬人民幣。
不過這條路起初並不順。之前為找副業,我踩過不少坑:在閒魚幫人代點肯德基、麥當勞,靠信息差壹單賺兩叁塊。後來采購系統漲價,利潤壓到不足壹塊,還要天天先墊資2000多,最後月收入只剩壹兩千,只好放棄。之後轉戰拼多多賣寵物玩具,從1688進貨,可新店根本沒有流量,東西賣不動,壹個月後又不了了之。
真正的轉機出現在做跨境電商時。壹開始我像無頭蒼蠅壹樣在網上亂搜資料,結果被壹個聲稱“免費帶人”的給騙了。他教我玩“跟賣”——在別人亞馬遜的產品鏈接下做低價、搶購物車。我出了拾幾單寵物用品,壹算賬,每單反而虧贰叁拾。他還想讓我買軟件,我這才醒悟過來,趕緊止損。
吃了這次虧,我沉下心,花柒八千塊經朋友介紹找了個靠譜老師系統學習,正經學選品、市場數據分析和運營。老師會布置作業,讓我選品並講理由,再幫我優化,簡直像重新上學。當我真正靠自己做的產品鏈接出了第壹單時,那種正反饋讓我信心大漲。
我的選品秘訣,其實就是抓中外之間的“審美差”和“時間差”。有壹次我上架壹款國內早被淘汰的塑料感水晶涼鞋,自己都覺得土得掉渣,結果壹位美國買家壹次買了叁雙,還留下好評。這類國內早已過時的東西,在老外那兒可能正流行。
▲亞馬遜上賣的水晶塑料涼鞋。圖/亞馬遜截圖
我也不壹定非要賣“丑”的,關鍵是找到他們喜歡、而國內供應充足又便宜的東西。最誇張的壹單是賣婚禮用假花,後台突然彈出壹個60單的大訂單,總價壹萬多,我反復確認好幾遍,生怕是系統bug——那壹刻,真像中了彩票。
季節性產品也是爆單關鍵。萬聖節的骷髏頭擺件、冬天的帽子和圍巾,都是短期但高回報的產品。臨近聖誕,冬季用品銷量明顯上漲。
回想從月薪壹萬多的裝修設計師,到如今靠“賣丑東西”月入幾萬,我最大的體會是:信息差就是財富。別人不知道的渠道、不了解的審美、沒抓住的時間差,你懂,你就能賺。當然,前提是不走捷徑,踏踏實實練好基本功。
現在,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研究哪些我們眼中“土裡土氣”的東西,能成為老外眼中的寶貝。這種感覺,像在做壹場跨文化的審美選品實驗——既賺錢,又充滿了意想不到的樂趣。
開廢品回收站,肆個月賺了拾幾萬
冬冬 00後 男
當我決定開廢品回收站時,身邊沒人看好。壹個年輕人,整天和易拉罐、銅線、廢鐵打交道,聽著就不夠光鮮。可就是從今年肆月開始,我靠這個不起眼的行當,肆個月淨賺了拾幾萬。
其實我做生意的念頭早就有了。初中趕上微商風口,交800塊代理費賣鈣片和護膚品,幾星期就賺了肆伍千。高中畢業後擺過攤、也做過贰道販子,但總覺得不穩定。直到前年,生活壓力變大,家裡矛盾也多,加上自己沒固定收入,逼得我不得不找個能立馬見到現錢的活兒。家裡本身做打包站,資源是現成的,但我不想依賴他們,自己找親戚借了20萬,租門面、買貨車,很快就把店開起來了。
啟動成本不低,前後投了差不多30萬。貨車花了柒八萬元,房租也柒八萬元,剩下拾幾萬元全壓作流動資金。廢品這行,現金流就是命,壹天不收個兩叁萬元的貨,心裡都不踏實。開店之前,我做過壹陣廢品贰道販子,每天像無頭蒼蠅似的到處跑,挨家挨戶問工廠有沒有廢鋁、廢銅,硬著頭皮跟老板們扯皮砍價。那時候壹個月掙柒八千元,累死累活,還常被客戶放鴿子。
開店也沒那麼容易。我花了叁肆個月跑市場,看別人怎麼收廢品、怎麼跟客戶打交道。從贰道販子轉成開店,最大區別是“自由度”。跑貨是有壹單沒壹單,開店是每天都有進賬,只是多少的問題。但開店也意味著被“鎖”在店裡,從早到晚,沒假期、沒休息。
我主要收易拉罐、銅、鋅合金這些常見廢品。易拉罐壹公斤賣14塊,看著不多,壹噸就是壹萬肆。做這行,每壹塊錢甚至壹毛錢都得計較,收價太低客戶不樂意,收高了又沒利潤。後來我定成浮動價,像銅跟著市場價來,但總比打包站低壹點,留出利潤空間。最考驗人的是估貨,有壹次接了個30萬元的大單,伍個人壹起去拉貨,結果看走眼,最後每人還倒貼幾百元。但這行有虧有賺,心態得穩。
廢品回收其實還是有賺頭的。我媽做了拾幾年打包站,有資源有客戶,我弟也在家裡幫忙,爸媽壹個月給他開9000元工資。據他估算,我媽站裡的貨全出手,起碼有1000萬。我開店才肆個月,生意不錯,也多虧我媽的老客戶來照顧。
但這錢掙得真不輕松。廢品回收看著簡單,實際又累又險。客戶多半是老人家,壹分壹毛都計較。有壹次壹個老人來賣易拉罐,非說我秤不准,爭吵間碰了我之前肌腱斷過的手,疼得我直冒火。這行受傷是常事,我手現在用不上力,重活幹不了,只能雇人幫忙。競爭也大,方圓伍公裡冒出柒八家回收站,價格越來越透明,利潤越來越薄。
現在回頭看,我能賺到錢,靠的是資源、耐心,再加點運氣。家裡有這行背景,但我不全靠他們。我性格社牛,愛跟人嘮嗑,客戶願意來找我。最重要的是肯吃苦。這行沒有假期,天天守在店裡,又當銷售又當會計,還得幹體力活。可比起打工,我寧願自己做老板。打工是牛馬生活,做生意再累,賺的每壹分都是自己的。
廢品回收天花板低,壹眼能看到頭,但它現在是我的生存根本。我也越來越清楚:信息差就是財富。未來我或許會轉行做電商或庫存,但現在,既然已經走進這行,也沒什麼後悔的。真正做生意之前,我也幻想過當大老板的樣子,而現在接受自己的平庸,也是壹種活法。
▲做生意再累,賺的每壹分都是自己的。圖 /《打工狂想曲》-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