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6 | 来源: 晓芳聊财经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大学上的是英国利兹大学,学费加上生活费,一共花了240万。
之后他又攻读了伦敦卡斯商学院硕士,每年花销在70万左右。
从上高中到留学回国,他前前后后花了近400万。
而他回国后的工资是多少呢?
月薪不到一万。
父母对孩子的爱可是无私的,但不能是无方向的。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话没错,但千万别变成“砸钱就能养出天才”。
有句话说得很好: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那也应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真正让孩子胜出的,是让孩子具备独立人格、坚强意志,以及对社会的深层认知。
04 四件套:盲目理财
股市牛市、加密货币暴涨、私募股权神话……高收益故事总能吸引中年人。
与年轻人不同,中年人投资往往带着"最后机会"的焦虑,更容易孤注一掷。
P2P暴雷、原始股骗局、虚拟货币等受害者中,中年人占比最高。
相关调查显示,45-55岁股民85%觉得自己能跑赢大盘,实际上只有5%能做到。
更惨的是P2P和币圈,中年人占比超70%,被割得最狠!
刘先生,50岁,听信"区块链革命"宣传,将准备给孩子留学的100万投入某虚拟货币,半年后项目方跑路,血本无归。
赵女士,47岁,轻信"老师"推荐,融资加杠杆炒股,遇市场大跌,不仅300万积蓄亏光,还倒欠了外债80万。
李嘉诚说过:“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可太多中年人总觉得这次不一样,听到内部消息就心痒,看到高回报项目就眼红。
殊不知,你盯着别人的利息,别人盯着你的本金。
资本市场的水太深,连专业投资人都有看走眼的时候,普通人就别瞎凑热闹。
中年人投资一定牢记"三不":
看不懂的不碰!
收益超高的要警惕!
要你先打钱的全是骗子!
如果要理财,可以尽量让指数基金,货币基金,定期存款这样的低风险资产,占足够高的比例。
别瞧不起它们的收益低,当你玩不明白那些高回报的投资的时候,只要不赔钱,就等于赚了!
05 五件套:透支身体
北大教授刘国恩,做过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财富积累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许多人以为是能力、背景、运气,可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是身体健康。
很多中产家庭,一开始日子过得很滋润,有车有房有存款,但一场大病袭来,就会导致一夜返贫。
有太多中年人把“拼命”当美德,把“硬扛”当坚强:
为了签单陪客户喝到深夜呕吐;
为了赶项目连续几周熬夜加班;
为了省钱小病拖成大病;-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