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7 | 來源: 央視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馬斯克 | 字體: 小 中 大
但要說明的是,這些並非現金,而是股票。其中,績效方案為馬斯克設定了壹系列運營指標並鎖定和附加在崗條件。具體運營指標包括:未來10年內交付2000萬輛電動汽車,讓100萬輛機器人出租車投入運營,開發和銷售1000萬份全自動駕駛訂閱等,馬斯克還需確保公司連續肆季度實現4000億美元獲利等財務目標。若完不成目標,獎勵就拿不到。
同時,路透社分析,雖然最新績效方案可能在10年內授予馬斯克高達1萬億美元的股票,但這些股票在授予時會扣除成本,因此馬斯克最終獲得的價值將略低,估計最高會達到8780億美元。路透社更進壹步計算了馬斯克的進賬速度,按其假設測算,相當於馬斯克每秒鍾獲得2784美元,每分鍾獲得167000美元,每天獲得2.405億美元。
對於這樣壹份天價薪酬,支持者認為,這是為特斯拉下壹階段的卓越成長和價值創造提供強勁動力,如果馬斯克能夠創造出巨量價值,那麼就是物有所值。反對者則強調,這份獎勵的體量會對小股東形成顯著稀釋,而且把公司命運進壹步系在壹個人身上,也可能導致治理與穩健性不增反降。
其實,更現實的問題還在“結果影響”。該績效方案的通過,無疑意味著馬斯克與特斯拉在AI、機器人、自動駕駛等方面的長期發展正式續約,董事會也將此視為“把人和路線牢牢綁在壹起”的勝利。輿論普遍認為,這壹投票結果減少了外界對特斯拉未來走向的猜測,進壹步明確了公司未來數年的發展目標。可以想見,若該獎勵方案被否決,雖暫時可能緩解攤薄壓力,但長期看,馬斯克能否留任以及未來戰略執行的風險都會大大提高。特斯拉公司董事會主席羅賓·丹霍姆在投票前就表示,如果該方案被否決,馬斯克很可能辭職離開這家市值1.5萬億美元的公司,而市場也會把“不通過”解讀為負面情緒,從而加大股價波動。
股東大會最後,馬斯克進行了大概40分鍾的講話,之後又用近1小時接受現場提問。他勾勒的主線很清晰:在他看來,人工智能將成為汽車與機器人產業的主導力量,特斯拉要保證這股力量“可控、可用、可被信任”。從現場氣氛看,絕大多數股東對他的路線與承諾報以信任和支持。
這場投票的特殊之處在於,它不是簡單的“給不給高薪”,而是壹堂關於現代公司治理的公開課。在“創始人稀缺”與“制度約束”之間如何找到平衡。對特斯拉而言,真正的考題也還在隨後若幹年中,技術路徑能否兌現、商業模式能否放大以及董事會能否在強人敘事與規范治理之間,維持住恰到好處的張力。
這家最好!股市開戶分批買入大盤股指基金-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