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7 | 來源: 南方周末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關系系主任孟泉從2018年開始研究外賣騎手的社保問題,在他看來,影響騎手繳納社保的原因主要分為兩塊。
壹是騎手自己的意願,可能由於他們對於社保的信心不足,也有主觀意識的影響。“壹些青年人還說覺得落袋為安,沒有什麼對家庭負擔的想法,更多是希望自己的生活品質好壹點,所以多賺錢、拿到現金是最重要的。”
贰則是勞動關系的界定。美團的調研數據顯示,數百萬騎手中,有40%的騎手為跨省份流動就業,70%的騎手為跨城市流動就業,外來務工人員占比81.6%。
“大部分的平台和勞動者之間是不具備任何勞動關系的。”孟泉解釋,外賣騎手這壹職業兼職比例高,流動性強,不與平台簽訂勞動關系合同,很多屬於靈活用工關系。“所以造就大量的身份問題,身份的問題解決不了,就造成沒有辦法按照現行的這種勞動法律去履行責任和義務。”他表示,這也是傳統的以全職為基礎的“伍險壹金”保障體系不適用於所有外賣騎手的原因。
叁是養老保險制度與新的靈活用工經濟存在時代差異。傳統的養老保障是企業和勞動者雙方承擔責任,但在外賣行業,利益相關者越來越多,關系越來越復雜,政府也很難界定責任歸屬。
然而,不管是對於平台、消費者還是社會,外賣騎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已成為維系大眾生活正常運轉不可或缺的齒輪。他們的保障,也是社會發展不能丟下的責任。
2021年7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八部門共同印發《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包括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快遞員等多個新業態就業群體被納入“不完全勞動關系”框架。
制度層面的障礙被掃清了,接下來擺在平台面前的難題是,如何更好地保障騎手的勞動權益?是少部分人全面的保障,還是大部分人相對全面的保障?這些都成為各個外賣平台不斷探索的命題。
兜底的“安心網”
自2021年起,美團就著手開展調研,試圖制定壹個低門檻、公平、可持續的保障方案。把盡可能多的騎手保障起來,給整個行業建立壹個保障體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騎手的職業保障難題。
歷經伍年探索,美團交出了答卷。
2025年4月,基於國家已有的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政策,美團開始在福建泉州、江蘇南通兩城區試點騎手養老保險補貼方案,對當月收入達到就業地相關繳費基數下限,且近6個月有3個月滿足該條件的騎手,美團以相關繳費基數為基准,補貼50%的費用。
“兜底保障是很重要的,你的標准不宜過高,而且壹定要考慮勞動者自身的意願、平台承受的能力和國家的總體穩定和諧。”孟泉認為,這壹方案著重考慮了普惠性、靈活性和可持續性。
壹來,不區分騎手眾包、樂跑、專送等不同類型的身份,只要願意就能享受。贰則是,較為理性的補貼形式,對平台的壓力在可承受范圍內,也能走得更長遠壹些。此外,方案不強制繳納養老保險,也充分尊重了騎手的個人意願。
試點壹出,消息壹傳拾,拾傳百,在騎手間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小舒在網上偶爾會刷到壹些講述老年生活的短視頻,斷繳多年的他決定把自己的養老保險續上。“有些老人沒保障,感覺過得很心酸,想著自己以後不能成那樣的,現在不是平台有補貼了嗎?趕緊交點。”他沒想到交社保原來這麼容易,“平台上寫得清清楚楚,怎麼繳費,什麼時候補給你,照著做就行。”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