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7 | 来源: 差评XPIN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但这一次几乎波及到了所有内存类型的涨价潮,外界各路权威媒体、分析机构几乎全都认为,至少得持续个几年,持续时间可能也会是历史上最长的一次。
当然了,差友们可以不信他们,但就连我们差评编辑部的各位老师,都觉得内存价格短时间肯定下不来了。
因为今年的这次涨价,和经典的内存周期还真有点不一样。
虽然,这次内存涨价确实还有一部分产品迭代、内存周期的影响。
但在差评君看来,这只是原因之一,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内存厂商们走上了前几年英伟达的路子,攀上AI的高枝了。
要知道英伟达短短几年,从一个游戏佬才关注的“装机硬件厂商”一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靠的可不是你一张5090,它一张4080,而是当下的AI风口带起来的。
类似的,内存厂商们突然发现赚普通消费者,臭打游戏的钱没意思,不稳定、利润还低,AI大佬们一个个说话又好听,给钱还大方,孰重孰轻不必多说。
这可不是我随口胡咧咧的,咱先看闪存这边。
隔壁AI厂商过来谈生意,动辄就是五年计划、三年供应,开口闭口都是几百亿美金的生意,就像OpenAI、软银、甲骨文等公司一起打造的星际之门,上个月一口气就要走了未来几年三星电子、SK海力士每月90万片产能。
这有多夸张?高盛分析显示,这约等于OpenAI一家公司要走了,相当于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三巨头合计产能的57%。。。你说还何必苦哈哈地和C端消费者烧脑筋?
量大是一方面,AI厂商们还专挑贵的买。
就当我们臭打游戏的还在这边吵着闹着,觉得DDR4又不是不能用,根本没有上DDR5的必要啦。
AI厂商们则是看上了内存中的贵物HBM(高带宽内存)。
因为用户没有那么大的数据处理需求,所以压根也不追求极致的性能,凑合凑合就够了,可AI就不像人这么好说话,你敢慢一点,它就敢不惯着,进化速度能慢到让厂商们怀疑人生。
特别是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过程,有着天量的数据吞吐量,内存带宽直接成了整个系统运行的马六甲海峡。
为了搞定内存带宽,研究人员研发出了基于DRAM技术的高端品类HBM。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